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图片集锦
红中社笔下的长征——“画说长征”之三
2016年10月10日 14:48:39
来源:新华社

这是影印版的《红色中华》报(9月21日摄)。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伴着隆隆炮声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同日成立,第一篇电讯播发的就是这条消息。同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创刊,与红中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新华社南昌10月8日电 题:红中社笔下的长征——“画说长征”之三

新华社记者刘菁、高皓亮、赖星

摊开两大本厚厚的影印版《红色中华》报,张小平举个放大镜,眯缝着眼睛,在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字里行间查阅。

“82年前,两百多期《红色中华》报由挑夫挑着,和中央红军一起踏上长征路。它走完了二万五千里,并留存至今。”张小平爱惜地抚摸着《红色中华》报说。

张小平是中央苏区史研究专家、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当他求得这套集纳了324期《红色中华》报的影印版时,如获至宝,兴奋极了:“它对研究长征出发前的苏区太有用了!”

斗转星移,长征胜利已过80年。这份真实记录并组织动员了那场伟大战略转移的红色报纸,成为后人追根探源重要而可靠的史料。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伴着隆隆炮声在江西瑞金开幕,新华社的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同日成立,第一篇电讯播发的就是这条消息。同年12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创刊,与红中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长征,在82年前属于重大机密,仅有少数人知道。红中社、《红色中华》报并没有正式公开报道过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计划。但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的耳目喉舌,它不折不扣地发挥了长征出发前组织动员的积极作用。”张小平说。

长期研究苏区史的江西赣州市委党史办副主任胡日旺也逐期研究过《红色中华》报。从今天的视角看,“透过1934年5月至9月的《红色中华》报,可以觉察到中央红军将要转移的气息。”他发现,1934年春夏之交的《红色中华》报,“扩红”报道的力度异乎寻常。

1934年5月18日的《红色中华》报刊发了《武装起来,到红军中去》一稿,报道了中革军委提出的任务“五六七三个月扩大红军5万”,和以往不同,这次“扩红”给各地下了明确任务。9月4日《要在九月二十七日以前动员三万战士武装上前线》的报道则说,新战士要自带棉衣、草鞋、梭镖、碗筷。9月8日的报道《募集廿万双草鞋慰劳红军》,则号召苏区群众“在十月十日前完成二十万双草鞋慰劳红军”。

“这个十月十日大有玄机,我们都知道,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就是在这天从瑞金出发向于都集结,开始长征的。”胡日旺说。

这是红中社笔下长征出发前夕的一幅动人场景:“下肖区七堡乡第三村有一家农民,他们共有弟兄八人……全体报名加入红军,日前他们已集中到补充师去了。”来自《红色中华》报1934年5月10日的报道《八兄弟一齐报名当红军》,说的是瑞金沙洲坝农民杨荣显的8个儿子全部投身红军。这位父亲后来再也没见到他的8个孩子。


作者: 编辑:陈文华

1 2 3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