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尿狂又干坏事啦,我要把她画下来!”“拉尿狂”是诸暨新世纪小学五年级学生斯楚岚在《楚楚给妹妹的第一本漫画集》里,给三个月大的妹妹起的绰号之一。
今年,妹妹降临了斯楚岚的家。整个暑假,初当姐姐的斯楚岚每天都在妹妹身边忙个不停,帮妈妈照料小妹妹。她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妹妹成长活动为原型,天马行空地创作了漫画集与故事集,记录其成长的点点滴滴。
要一直画到妹妹长大

9月初,笔触稚嫩但想象力丰富的一组连环画在诸暨人的微信朋友圈传开了。画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三个月大、脸型似葫芦的可爱宝宝。伴随着富有设计感的配文,宝宝的哭笑、爬行、哺乳、夜闹……每一个成长细节都被黑色勾线笔描绘得真实有趣。
画中的宝宝有着10多个绰号;有着孙悟空般的睡姿;有着“乱拉粑粑”、“夜神仙”的调皮“罪证”;有着招财猫、超人等风趣造型;更有让全家手忙脚乱的场景……这本纯手工精制的漫画集还配有目录,创意全部来自斯楚岚。
斯楚岚能画出如此作品,源于妈妈斯春燕的“误打误撞”。有一天,斯楚岚盯着沙发上眨巴眼睛的妹妹良久,忽然笑出声,她忍不住告诉妈妈:“你看,妹妹的脸型可真像个葫芦!”斯春燕觉得有意思,就让平时爱好画画的大女儿把小女儿画下来。让她没想到的是,女儿一画就是一个暑假,画完第一本又开始了第二本。
翻阅女儿的画本,斯春燕发现图文并茂,情节真实。于是,她将女儿的画晒在了朋友圈,没想到迎来了诸多关注。“这小姑娘一定是妈妈的好帮手!”“或许可以考虑出版!”“诸暨暖心小姐姐!”……斯楚岚的漫画好评如潮。
“我要一直画到妹妹长大,画到她能够看得懂我的画为止。”斯楚岚说。
老师心中的“高木直子”

今年6月,学校举办了“丰子恺阅读周”,每完成一项阅读任务,语文老师就会给学生发放一张“子恺漫画”缩印纸。热爱阅读的斯楚岚很快集满了6张,老师就将《丰子恺儿童漫画集》作为奖励赠予她,这本书对斯楚岚影响很大。
“子恺漫画”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基本特征,五官简约,寥寥几笔即能勾勒出意境,让人一眼就能够认出出自谁的手笔。
记者发现,在斯楚岚的画作中,竟也能看出些许丰子恺漫画的影子。特别是作品《小母亲》,以5个分幅组成,记录了斯楚岚给妹妹读诗、喂食、换尿布、哄睡、洗衣服的不同场景,斯楚岚简单处理了人物脸部线条,却将动作细致处理,别有一番童趣。
丰子恺习惯将画画写字废弃的宣纸裁成小纸片后再利用,斯楚岚也模仿丰子恺的“外公纸”,将废弃宣纸裁成小片,再在上面进行图画创作。
一个偶然的机会,斯楚岚语文老师的好友金老师看到了斯楚岚日常的剪贴画,认为孩子很有想象力,便邀斯楚岚为儿童文学书《亲爱的汉修先生》作画。在阅读了书本内容后,斯楚岚在课间短短10几分钟,凭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了令老师赞叹的作品。
斯楚岚从6岁开始学画。在老师眼中,她是一个有着天马行空想象力的女孩。“是我心中的高木直子(编者注:日本著名绘本师)!”
想成为会插画的作家

在斯楚岚的家里,书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东西。妈妈斯春燕是一名语文老师,她认为,读对的书对孩子成长是最好的启蒙。选书也成了她的日常工作。
从儿童读本,到文学名著,再到科幻读物,斯楚岚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书。“每一本我都喜欢,这些故事都可有趣了!”这个12岁的孩子看过的书堆满了家里的书柜与壁橱。
“总得有人去擦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在妈妈的引导下,斯楚岚还常常给妹妹读诗。她最喜欢极具想象力的美国诗人、绘本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诗。“我想像谢尔一样,会画画、会写作。”斯楚岚想的很简单,她说,“我怕我书里的画让别人来画不好,所以我自己要画好。”
在为妹妹创作漫画集的同时,斯楚岚还写下了《我要小黑》《小胖子》等文章,并用剪贴、绘画、艺术字等方式编辑了一本《妞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