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区域新闻 >> 嵊州市
嵊州长乐钱氏大新屋“遗经堂”匾额丢失,热心市民四处寻找
遗失半个多世纪的文物昨“回家”了
2016年08月05日 08:48:15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钱氏大新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当时的长乐镇名人钱沛建造,为传统四合院式建筑,前后共五进,占地面积2172平方米,是嵊州现存规模最大、屋宇最多、雕刻最丰富的民居宅第,2011年被确定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报讯 昨天上午,遗失60年的“遗经堂”匾终于回归省文保单位嵊州市长乐钱氏大新屋。长乐镇宣传委员孟超峰说,文物能顺利回归,有几名嵊州市民的功劳不小。“匾额是钱氏大新屋的标志性文物,在对匾额精心修补后,将择日重新悬挂到大新屋的大厅里。”

大新屋第三进正中间大厅被称为“遗经堂”,是这座宅第的中心位置,据老辈人讲,大厅原先悬挂着一块书写“遗经堂”3个遒劲有力大字的匾额。

“1963年公布大新屋为第一批县级文保单位时,‘遗经堂’匾额就已不见,这也成了钱氏后裔的遗憾。”周汉城是嵊州市的一名书法家,对文物古玩有研究,对钱氏大新屋的历史也比较了解。“解放后钱氏大新屋成了长乐粮管所的一个仓库,一些建筑设施被拆除和清理,匾额就在那个时候不知去向了。”

今年7月12日,嵊州市收藏爱好者张斌联系周汉城,说有个古玩商向他兜售一块上书“遗经堂”3字的匾额。周汉城心里一动,难道是遗失了60年的钱氏大新屋的匾额?

他仔细研究匾额的照片,发现匾上写着“锦江”“戴熙”等字样,“锦江”正是钱沛的字,“戴熙”是钱沛同时代的画家,“遗经堂”三字由他书写。证实了这块匾额正是大新屋的“遗经堂”匾,周汉城立即让张斌告诉古玩商留下匾额,应该让它回归钱氏大新屋。遗憾的是,张斌再次与古玩商联系时,匾额已被人买走,“遗经堂”匾再次失踪。

7月20日,张斌偶然向同样喜欢收藏的朋友闾仕伟提起“遗经堂”匾一事。没想到闾仕伟知道这块匾额的去向,说是被东阳市一个姓李的收藏爱好者买走了。怕线索再次中断,张斌立即让闾仕伟与对方联系,让他千万不要卖匾。线索重现,周汉城立即向钱氏后裔长乐剡西书画院院长钱世欣说了匾额的事,希望他们出面收回匾额。

觉得此事重大,钱世欣马上向长乐镇有关领导汇报情况,当天长乐镇委派宣传委员孟超峰赶赴嵊州市文管处查阅资料,确证“遗经堂”匾确为钱氏大新屋所有,且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7月21日,长乐镇出资从东阳市李姓文物收藏爱好者处购回“遗经堂”匾,暂时存放在张斌的工作室。昨日,匾额终于被送回钱氏大新屋。因为大新屋目前正在修缮,孟超峰说接下去他们会对匾额进行科学修补,待大新屋修缮完毕,将把匾额重新挂到遗经堂大厅上。


作者:记者 陈正军 文/摄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