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新昌才女“变身”纳西族的“张家二姑娘”
一本纳西族建筑的专著又让才女“火”了:博士才女名叫潘曦,毕业于清华大学,曾获得绍兴晚报小记者奖学金
2016年02月29日 14:03:43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2006年6月26日,《绍兴晚报》报道:晚报新昌记者站为潘曦等两名小记者各发放1500元奖学金。

潘曦和纳西族孩子在一起。(照片由本人提供)

潘曦(左)与纳西族的民众在一起。(照片由本人提供)

    一本45万字的《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日前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清华学子潘曦又“火”了一把。这位土生土长的新昌姑娘,两年内先后6次深入纳西族偏僻山村,最长的一次与纳西工匠共同生活劳作了4个月,借住在一张姓村民家中,被村里人叫做“张家二姑娘”。

  只有晒得像本地人一样黑,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

  潘曦是一位文静秀气的新昌女孩,1987年出生,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4年获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建筑是时代的产物、历史的实证,是了解和认识历史发展演变的重要依据。“之所以把纳西族的乡土建筑确定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我对纳西族地区比较了解。”潘曦告诉记者。

  2010年,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潘曦,跟随学院的无止桥团队到云南丽江参加重点项目调研,去农村建造桥梁。这是她第一次接触纳西族地区。

  纳西族建筑的工艺、技术保留完整给潘曦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做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她决定对此开展调查和研究。

  从2011年5月到2013年6月,潘曦先后6次到云南、四川、西藏的纳西族居住地进行调查,累计驻扎175天,其中最长的一次是在2012年10月到2013年2月,她与丽江市玉龙县九河乡南高寨村的几位木匠共同相处了近4个月,观察他们的生活、劳作和各个方面。

  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潘曦常常亲力亲为,与木匠一起砌墙、上椽、铺瓦等,有时候还帮张家上山干农活。几个月下来,整个人晒得黑不溜秋,跟当地姑娘无异。

  “那年快过年了,潘曦从丽江回来,我一看都呆掉了,女儿晒得那么黑,穿得那么旧,简直像一个长年从事田间作业的小村姑,哪像一个博士生啊!”母亲章亚莲心疼地说。

  “只有晒得像本地人一样,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潘曦说,最艰苦的时候还是2012年春天,那时她去川滇边境调研,人生地不熟,孤身一人艰难跋涉了十余日,身上被虫子叮咬了近百个包,因为地方偏远,交通不便,她搭摩托车、拖拉机、小货车,好不容易到了村寨,但村里无水无电,甚至没了信号,电话都不能打。

  这段时期,潘曦对南高寨村木匠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进行了详细观察记录,积累了近6万字的调查日记。

  “潘曦研究的对象是普通的民居,研究的落脚点是建造过程。普通民居和建造过程这两点就决定研究必须‘零距离’、‘全过程’亲自在场,潘曦长时间驻扎村里进行现场调查,实属难得,使她的研究有坚实的调查基础。”其导师秦佑国这样评价并为她作序。据了解,潘曦的博士论文《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她曾是中考状元,曾获绍兴晚报小记者奖学金

  “对于建筑学研究,尤其将它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民族建筑相联系,又深入民居作田间调查,而撰写出如此有人文底蕴和文化内涵的专著,感佩之余,不禁令人联想到梁思成夫妇,联想到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家的萧默先生,联想到冰冷凝固的古建筑中的诗情画意。”新昌史志办主任唐樟荣说。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对伴侣,上世纪30年代梁家成为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龙,人称“太太客厅”。如今,北京成立了“C太太客厅”,该活动的核心组织者都有在文化遗产保护、城市研究、建筑历史或考古学、美术史等领域的学科背景和工作实践。“平时我也经常参加活动的。”潘曦说。

  其实,潘曦还是绍兴晚报首批小记者,早年在新昌实验小学就读时,就成为晚报小记者,2002年城关中学初中毕业,作为中考状元,绍兴晚报还给她发了奖学金。

  潘曦是一个长相俊俏的才女,品学兼优,素质全面。在新昌中学就读期间,每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05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她不仅成绩优秀,而且多才多艺,是学校的“书画之星”、“文学新苗”。

  目前,潘曦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传统民居专家,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地区与乡土建筑,在《建筑史》、《华中建筑》、《建筑创作》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在清华大学博士生论坛、两岸清华研究生学术论坛获优秀论文奖,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文化部文化科学艺术研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研究项目。


作者:记者 潘丽萍 编辑:俞朝盈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