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春节刚过,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即在我市新闻舆论战线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地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把握规律,积极改革创新,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时代放歌、为人民抒写,肩负起新闻舆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总书记的讲话让人备受鼓舞,心情激动!这充分表明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关心和爱护。”绍兴日报社总编辑赵铭在学习总书记讲话后说,总书记提出“48字”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新时期全面指导新闻舆论工作的总方针,时刻提醒我们,新闻报道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宣传。
作为市委机关报,绍兴日报要坚持党媒姓党、保持党报底色,时刻把握舆论导向,发出主流声音,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推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作用。赵铭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对我们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绍兴日报,必须向省级、中央级党报看齐,创新报道理念、方法手段、机制体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报纸办得更出彩。同时,我们的晚报、新媒体也要讲导向,做好正面宣传。赵铭表示,要及时组织全体采编人员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新闻实践中去。
“总书记的讲话是宣言书、动员令、路线图,必须深刻领会、砥砺前行。”绍兴广电总台总编辑邓港林说,习总书记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总的指导方针,为新形势下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当前,在媒体大变革时代,作为主流媒体的广电媒体,要进一步贴近中心服务大局,加快新时期的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渠道、方式和手段,按照总书记要求,切实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我市新闻系统唯一的全国劳动模范、绍兴日报社图片部主任袁云是一位行走基层30多年的老记者。他说,要不断创新理念,用更快的速度、更形象的表现手法,弘扬主旋律,宣传好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要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坚持“走转改”,始终用脚步丈量新闻,始终把镜头对准百姓,把“绍兴好故事”通过镜头呈现出来,以生动的形象感染人、鼓舞人。
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全媒体新闻中心主任王存瑞说,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新闻工作者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要沉下心来,俯下身去,做好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媒体人,总书记的讲话我们必须反复学习和牢记在心,时刻不能忘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向大众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
“新媒体,已经成为新闻竞争的主战场,也是党的舆论工作的新阵地。”绍兴日报社新媒体编辑发布中心副总监胡刚最关注的是,习总书记此行展现出的浓浓“新媒情怀”。这种情怀表现在“言”:习总书记与记者编辑多次就新媒体展开对话,座谈会上专门就推动融合发展、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提出要求,强调要着力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这种情怀还表现在“行”:亲自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向全国人民致以元宵节祝福,这些都充分表明了总书记对新媒体发展的关心与关注。作为新媒体部门一员,将始终牢记“不日新者必日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新新闻报道,加强技术建设,不负总书记的殷切期盼。
“对新闻从业人员而言,习总书记的讲话就是强大的思想武器。”绍兴广播电视总台新闻综合频率总监周婵瑾说,我们一定学习到位、认识到位、贯彻到位。一方面,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在媒体舆论阵地做到守土有责;另一方面,要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媒体融合发展步伐,巩固和壮大党的舆论阵地。要确保在新闻报道和节目制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基层干部要接地气,记者调研也要接地气’,总书记这句话,对我是莫大的鼓励。”绍兴日报记者曹连荣做了6年的农村指导员,熟悉农村生活、了解农民所思所需,写出了很多反映基层的好新闻,帮当地农民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曹连荣说:“作为一名常年跑在一线的记者,我们必须要有责任有担当,坚持‘走转改’,深入生活、深入基层、用心写稿,用我们的笔触,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用新闻的力量,为农村发展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