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城区城南街道凤凰村有一户人家,日子过得很艰难。儿子瘫痪30多年,全靠老母亲照料。如今,他家已纳入低保。老母亲已81岁,无力再照顾儿子。
60岁出头的王关兴,已瘫痪在床30多年了。他记得发病的那天早上,刚醒来,手脚麻痹,动弹不得。父母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是风瘫。看病花了20多万元,家里的积蓄全花光,还欠了债,但王关兴还是瘫痪了。
1993年冬天,父亲去世,剩下王关兴和母亲钱亚玲相依为命。他们住在凤凰村一间年久失修的老平房内,家具破旧、设施简陋,屋顶上还有大大小小的漏洞,每当下雨天,钱亚玲就忙着用大盆小盆接水。
钱亚玲的左眼不太好,看不清楚东西。为了节约水费,她经常去附近一条河里洗衣服、洗菜。王关兴很担心眼神不好的母亲掉进河里,每次母亲去河边,他都会盯着时间,超过半个小时,他就急得硬撑着坐起来,不断呼喊,直到母亲回来才安心。
王关兴有4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他说:“弟弟妹妹们有时会来看我,他们都是打工的,日子过得也不容易。”
今年,钱亚玲已经81岁了,操劳大半辈子,身体大不如前,患有高血压、白内障、眼底血管瘤等多种疾病,照顾儿子已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金芬是他们母子的老邻居,经常会来帮帮他们。“钱大妈去河边洗东西,好几次险些滑下去,都是我去拉她的。”陈金芬边说边落泪,“他们母子太不容易了,现在钱大妈年纪这么大了,身体很不好,瘫痪的儿子怎么办啊。”
“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已经无力照顾我儿子了。”说话时,钱亚玲很无助,“不知道社会上有没有什么机构,比如养老院,可以收留我的孩子,现在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了。”晚报读者,如果你有这方面信息,或能提供帮助,欢迎与本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