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外来工请假来开村务“议事会”
柯桥区华墟居委会十年以上外来工1000多人,他们在这里打工创业、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参加“五水共治”……积极参与村级治理
2016年02月19日 07:54:52
来源:绍兴日报

“宋书记,我叫欧阳华路,是白英强的老婆,他还在贵州老家,我可以参加会议吗?”“欢迎欢迎,请坐请坐!”昨天上午10时许,柯桥区华舍街道华墟居委会二楼会议室,党支部书记宋建华一边招呼欧阳华路,一边把热茶递到她手中。

会议室里,正要举行开年首个外来工村务“议事会”。贵州、安徽、四川、山东、辽宁、江西、重庆等10多个省市外来工代表都来了。“这是我们自己的事,再忙也要来听一听。”老家安徽省六安市沛东乡徐庙村的胡其波对记者说,他就职的“精工钢构”已经开工,他是请假过来的。

“今天请大家来,主要是议一桩难办的事。”宋建华开门见山,“去年,大家齐心协力,12家无证小吃店彻底整治,面貌焕然一新。今年,我们要整治乱搭乱建,大家看看怎么搞。”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沉寂了几秒钟,华墟居委会外来流动党员支部书记、安徽人王世芝推推眼镜说:“年前我走访了一批租户,有人提出来,自己在走廊上搭个小灶头、淋浴房,不影响左邻右舍,可以拆吗?”

“老乡们大多是因为家里实在挤才搭的。”四川籍党员代表师勇接过话茬说,比如重庆老张家,祖孙三代六口人挤在两间出租房里,搭了间临时用房。去年刚在柯桥城区买了套商品房,装修再快也得今年下半年才能搬进去。他希望村里能多给些时间。

外来工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宋建华边听边记,不时插话,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这两年‘五水共治’,大伙儿都受益。”山东籍代表郜芳心直口快:“去年小吃店整治,村里出钱填了门前臭水沟,不光我的饺子店,沿街40多家小吃店的生意都好了不少。”

“郜姐说得有道理,我们可以借鉴上次小吃店整治的经验!”一直不说话的欧阳华路突然站起来,看着手机屏大声说:“白英强让我捎个话,这次整治,他还带头!”

“哈哈……白英强,好榜样!”一霎时,笑声掌声一片,会议气氛变得轻松。

宋建华向记者介绍,目前,华墟居委会有外来人口6300多人,是本地居民的3倍多,租住十年以上外来工有1000多人,外来工开的小吃店有40多家。“他们早就是本地人了,居委会许多事情他们都积极参与。”宋建华说,去年,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对12家无证小吃店“动刀”。贵州籍党员白英强自掏腰包带头整改,并拿到营业证照。这一示范效应推动整治顺利进行。

欧阳华路说,丈夫还在老家给儿子办转学手续。“我们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买了新房,准备接儿子到这里来上初中。”

“儿子大学毕业后也在柯桥上班,结婚、买房、买车,过得跟城里人没啥两样。”说起在华墟的这些年,54岁的王世芝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当年,为了生计,她辞去老家村党支部副书记的职务来柯桥打工,如今,她在这里重新参与村务管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


作者:首席记者 何超群 编辑:季建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