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扆山下,安昌河如一条碧绿的飘带,一河两岸的街市挂满香喷喷的腊肠和鱼干。猴年春节,安昌古镇游人如织,人头攒动。安昌古镇管委会的一项统计表明,春节期间,每天超过2万游客来安昌古镇感受年味。正月初四,因为人气太旺,安昌古镇不得不向游客发出避开高峰预警。
比腊肠更红火的,是人气
“一到吃饭时间,一桌难求,一河两岸30多家饭店,近千个座位都是满的,不停地翻转,一个中午,一张桌要翻四五次。不光饭店忙得不亦乐乎,附近的客栈、酒店和民居也都一房难求。河道上的乌篷船也忙得不可开交,有的游客说等了两小时也没能坐上船。”安昌古镇管委会负责人蒋国强说起春节期间安昌古镇的闹猛,仍旧兴奋不已。
与2015年春节相比,今年春节期间,安昌古镇游客量增加了33%,比2014年春节增加了123%,安昌古镇8个景点门票收入比去年增加42.8%,比前年增加117%。古镇旅游红火超过了预期,正月初四,安昌古镇不得不向游客发出避开高峰预警。
昨天,记者来到安昌古镇,这里游人如织,沿河饭店桌旁坐满了品腊肠、吃鱼干、喝老酒的游客。安昌居民周峰告诉记者,游客实在太多了,自己在春节期间临时当了几天厨师,每天接待客人超过百人。
与乌镇周庄不同的,是原生态
灌腊肠、扯白糖,舂年糕、裹粽子……喜庆祥和的气氛,古色古香的韵味,让游客深深陶醉。岸边,一家家酱货店、腊肠摊、土特产店、饭店、客栈,充满着生活气息,流淌着乡土风情。
“这里没有商业味,是原生态的古镇,有着最自然的年味,风情好,文化厚,古意浓。”辽宁退休老师张惠楠老人这样称赞安昌古镇。这次她和老伴、儿子到安昌旅游,看看绍兴的古镇,没想到古镇的味道这么好。一家人不停地在桥上、老街前留影。
她儿子周百川告诉记者,他已是第四次来安昌古镇了。“这里年味足,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胜过乌镇周庄。”周百川说,“乌镇周庄游人太多,商业味太浓,我更喜欢这里的原生态。”
安昌古镇是原生态的,生活化的,本色迷人,安昌的腊肠、鱼干,又形成了安昌古镇独特的年味风情。浙江省旅游局负责人来安昌古镇调研时也感叹,走过的古镇很多,安昌是原貌保持最好、最有味道的古镇。每年都来到安昌古镇的澳门数码摄影家协会主席甄国富称赞,这是中国原汁原味的古镇,十分罕见。
亟待破解的难题,是住下来
石板、木柱,老房子,一千多户居民,100多家店铺,17座明清古桥,数不清的腊肠和鱼干……一河两街形成了安昌古镇的独特气场,人气、名气和财气也随之纷至沓来。
假日期间,每天超过2万游客来到安昌,但晚上留下来的游客却很少。因为安昌古镇一晚上最多只能接待400多名住客,很多游客想留下来也找不到地方住。潮水般的游客“涌”来又迅速“流”走,实在是有点遗憾。
一来安昌古镇民宿开发很少,不像乌镇有3000个床位的民宿。二来古镇晚上没有休闲项目,游客没有休闲玩乐的地方。安昌古镇最大的特色是保持了原状,最大的劣势也是停留在原状。如何让游客留下来,成为安昌古镇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留下游客,古镇一年四季都是节日,留不住游客,古镇的旅游只能是季节性的。
有规划地开发民宿、酒吧、咖啡店、娱乐项目,让晚上的休闲活动丰富起来,做好游客服务的配套设施,是安昌古镇亟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