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绍兴要闻
绍版“美猴王”名扬全国,猴年春节又火了一把
如何借势继续唱好这台“猴戏”?
2016年02月15日 08:23:54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两代猴王六龄童(左)和六小龄童(资料照片)

刘建杨饰演的“美猴王”(资料照片)

    央视猴年春晚的舞台上未能看到“美猴王”六小龄童,不少网友为之惋惜。不过,六小龄童在辽宁卫视的惊艳出场,还是让“大圣”迷们大呼过瘾。辽宁春晚的3D影像秀获得百万网友点赞。百事可乐也借势推出一则时长六分钟的纪录片广告讲述“猴王世家”的故事。56岁的六小龄童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绍兴“蹦”出的“美猴王”在猴年春节又火了一把。

  “绍兴的‘猴子’不只这一只,而且只只都有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文史专家任桂全表示,从绍剧猴戏的开创者——“南派猴王”六龄童章宗义,到现今炙手可热的六小龄童章金莱,还有“江南猴王”刘建杨,他们的根都在绍兴。“这里有四代猴王的猴王世家章家,也有一代又一代的猴戏传人。我们为何不抓住这次机遇,好好唱一台绍兴的猴戏。”任桂全说。

  建设猴戏文化馆,丰富旅游文化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字桥所在的历史街区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但是他们不知道,就在八字桥直街一侧的仁慈堂台门里,有一幢并不起眼的小楼房,是“猴王”六龄童曾经生活过的住所。

  “这是多好的猴戏文化纪念馆啊!让绍兴的猴戏文化不仅看得见,还摸得着。”李敬佑一直从事绍兴文化研究,他建议,不妨在此地建设猴戏文化馆,用八字桥的人气带动猴戏文化,也让绍兴的猴戏文化充实旅游的内涵。

  “它紧靠着八字桥,因此,猴戏文化馆还能成为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游客在游览、参观了八字桥后又有一个可以认识绍兴文化和追忆名人的地方。”越城区文广局文化科科长陶藕丽对建设猴戏文化馆也表示赞同,认为八字桥本身就是个颇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往此地参观。若是在游览之余还能感受绍兴的猴戏文化,将带动绍兴旅游的发展。

  “绍兴旅游资源丰富,但游客停留时间短、过夜游客少是一条短腿。”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表示,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全市游”,并将其单独列出,其内涵已不仅仅限于留客,也是实现对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城市发展的提档升级。“将猴戏文化融入现有的八字桥景点中,充实的是旅游的文化内核,也可以说是旅游资源的整合。”鲁锡堂说,这一理念与“全市游”相吻合。

  绍剧猴戏要走出国门

  绍兴与猴戏,可谓颇有渊源。可以说,不少人心目中“美猴王”的形象正是源于六小龄童在86版《西游记》中塑造的孙悟空形象。然而,“国民大圣”并不是一代人塑造的,在六小龄童章金莱堪称出神入化的表演背后,是绍兴章氏家族作为“猴王世家”几代人的心血。其曾祖父是“活猴章”,祖父是“赛活猴”,父亲是“南派猴王”六龄童,哥哥被周恩来总理赐名“小六龄童”。当年,毛泽东在观看六龄童表演的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写下“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呼唤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的诗句。

  在上世纪60年代,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了电影,发行到72个国家和地区,让绍剧真正走出了国门,也正是在那时,绍剧猴戏发展达到了巅峰。“我们现在要做的,正是如何让绍剧再创巅峰。”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院长朱燕表示,这几年,绍剧猴戏在经典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基础上增加了《火焰山》、《真假悟空》、《大闹天宫》等新编绍剧猴戏。绍剧猴戏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创新。

  在绍剧猴戏的传承上,也从“南派猴王”六龄童,到现在的“江南猴王”刘建杨,以及新生代绍剧演员章劼、张君,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今年56岁的刘建杨从事绍剧猴戏表演已有40年,用他的话说,这40年来,他不断丰富着经典。“六龄童老师创造了经典绍剧猴戏,作为他的传人,我能做的是丰富经典。”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猴戏的化妆到表演形式,从未停止创新。

  据了解,从今年正月十五开始,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将接连上演5场大戏,其中,由刘建杨主演的经典猴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将作为开场剧目,而由新生代绍剧演员张君带来的《火焰山》将压台演出。“这5台戏,从刘建杨到张君,也寓意着绍剧猴戏的代代传承。”朱燕说。今年下半年,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还将带着经典猴戏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前往香港和日本,让更多的人了解绍剧和绍剧猴戏。

  出版+动漫,猴王主题创意潜力无限

  多格漫画书《漫画西游》、生动可爱的孙悟空玩具,以及猴王手工包,在农历猴年到来前,肯德基就与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推出了“猴王当道”套餐,备受好评。“可以说,‘美猴王’的形象在国人当中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不少商家趁着猴年,瞄准了猴王的商机。我们绍兴也可以借此动起来。”市文广局产业处负责人表示,猴王主题衍生品值得挖掘,“正义、勇敢的‘美猴王’形象深受市民喜爱,若是借此创作出《西游记》系列动漫,应该会很受孩子和家长的喜欢。”同时,在动漫的基础上还可以创作出“动漫+”产品,例如花果山主题乐园,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将虚实场景进行结合,增强互动性。

  从事文化产业工作十年的丁立清,因企业成功创作《少年师爷》系列动画而被人熟知。“单单是选取《西游记》中一小部分情节进行创作,制作成有意思的动漫,我想也足以吸引观众。”若是再配合着大圣玩偶、金箍棒等动漫延伸产品进行宣传,应该很有市场。“我乐意参与绍兴猴戏元素的创作,不过这是一台‘大戏’,需要各个层面通力合作。”丁立清说。

■关联新闻

“美猴王文化”艺术馆亮相鲁镇

    本网讯 柯桥区柯岩-鲁镇景区的“美猴王文化”艺术馆正月初一起迎客。展示的上千件艺术藏品以及图片、影像资料,生动诠释了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为经典代表作的绍剧猴戏文化和猴王精神。

  “美猴王”的出现,吸引了一大波“大圣”迷。上海游客顾先生一家,一进馆就被绍剧舞台造型的孙悟空吸引住了。“我和儿子都很喜欢看《西游记》,但以前确实不怎么了解戏曲艺术化的猴戏,想不到绍兴的猴文化这么深厚,增长了见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六龄童、七龄童为代表的老一辈绍剧艺术家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红遍大江南北。该艺术馆由著名绍剧表演艺术家、“南派猴王”六龄童章宗义的徒弟十一龄童刘建杨一手打造。他将自己收集的上千件有关绍剧猴戏的演出道具、电影电视海报、有关《西游记》的各类艺术品和影像资料拿出来展示。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猴戏不下百出,以京剧、昆剧、绍剧为多。“绍剧艺术很接地气,我很多年前就计划要开设一家美猴王文化馆,目的就是要把绍剧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刘建杨告诉记者,在“美猴王文化”艺术馆里,游客除了可以听讲解和参观以外,还能看到动态的表演,让更多的人能够直观地领略绍剧猴戏的风采,感受传统表演艺术的文化精髓。

 


作者:记者 林佳萍 王珏 编辑:俞朝盈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