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长假,乡村休闲成为新热点,全家游绿道成为朋友圈晒出的“热”图。据悉不少绿道还在规划、建设中,一条条漂亮的游步道正在人们的脚下延伸。
这几年,我市大力推进绿道建设,提高了道路“含金量”不说,也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低碳出行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循着绿道去上班,踏着绿道去健身,正悄悄成为许多绍兴人的生活方式。毫不讳言,绿道就是幸福道,展开的是一幅幅“江山如此多娇”的图景,绿道越多,城市越有看头,生活也越有奔头。
绿道建设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关键要发挥好“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力”两个积极性。对政府来讲,最紧迫的任务是在尊重民意、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如何来柔性规划、合理布局。一方面要健全规划保障、政策保障和机制保障体系,打通绿道“断头”,修复破损路面,切实把“绿色银行”的盘子做得更大;另一方面要有效整合和盘活绿道资源,分层次、分区域将碎片化、孤岛化的公园、绿地、林地等生态空间连成一体,加快构建集生态性、景观性、系统性于一体的绿道系统,打造美丽宜居环境。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当下绿道建设必须植入的新理念,核心是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最佳结合点。于此而言,要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赚钱”的原则,持续创新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加快走出一条“政府得益、企业收益、百姓受益”的多赢之路。
不论绿道“硬件”修得如何漂亮,都要把管理的“软件”做好,避免沦为只具有观赏性而没有实用性的“面子工程”。在这方面,亟须完善责、权、利相统一的市场管护机制。不妨通过公开招投标模式,引入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管护,而政府需要紧紧跟上的,则是加强常态监管和动态考核。
绿道与我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每个老百姓既有使用权、享受权,又有保护权。善待绿道就是善待这座城市,爱护绿道就是在为城市文明加分,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当务之急,除了要通过舆论宣传和以案释法,切实提高公众爱惜绿道的责任意识,还应依法打掉占道经营、随意露天烧烤、堆放杂物等“霸道”之风。
作者:徐剑锋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