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周总理的“六不准”说起

2018-03-05 09:5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1972年9月,周恩来总理代表党中央前往七机部一院总装车间视察。事先,周总理向该单位的负责同志提出了“六不准”的要求:一不准事先向群众预告、下发通知;二不准列队搞彩旗;三不准鼓掌呼口号欢迎;四不准拍照纪念;五不准拍电影、广播作宣传;六不准买东西招待。当周总理在视察时了解到“六不准”得到贯彻执行时,满意地点头称好。

周总理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回到人民中去,自觉以“六不准”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们作了学习的榜样。时隔四十多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领导干部调研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调研成了“秀场”;一些单位“门好进,脸好看”,却“事难办”……凡此种种,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说到底,是“四风”问题的“病原体”还没根除。“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对“四风”问题反弹我们必须高度警惕。

对于务实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有过很多生动的论述,比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等。习总书记还强调,“不要搞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劳民伤财、吃力不讨好的东西;要深入调查研究,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这再一次告诫各级领导干部,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到人民群众中去,不仅是“人民公仆”的题中之义,也是真正体现党“执政为民”的宗旨。

今天,我们在隆重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的时候,重温他的“六不准”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面对新形势,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轻车简从,少打招呼,不要给基层添麻烦。基层的同志也要正确对待领导干部,多干些实事,少搞些花架子;多让领导接近群众了解实情,听到真话、实话,少搞些只供领导观赏的“盆景”,把主要精力用在干好工作上,殚精竭虑造福人民大众。

作者:董柏云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