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载,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2.5万家嵊州小吃将统一挂牌,今后将以“嵊州小吃”的牌匾出现在海内外顾客面前。受“沙县小吃”的启发,多年来,本市的有识之士们就在不同场合呼吁过,将嵊州小吃以统一的标牌、“抱团取暖”的方式推向市场,以改变目前无品牌、各管各、小打小闹、不成气候的局面。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嵊州小吃在国内外已经小有名气,尤其是它的小笼包子、炒年糕、炒榨粉干等名气日增,享誉中外。但由于缺乏品牌,加之嵊州的知名度有限,有些经营者不得不借用杭州等名城的美誉来扩大影响,这未免让人感到尴尬。与走遍全国到处都有的“沙县小吃”相比,更有相形见绌之感。现在好了,统一的“嵊州小吃”标记或许会让顾客记牢这个品牌,嵊州的小笼包子不需要借鸡生蛋了,它自己就是一只良种“鸡”。
统一品牌,好比“抱团取暖”一样。抱成一团是否一定能“暖”到身,暖到“心”?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食品市场的竞争是激烈的,也是残酷的。统一品牌,抱成一团,这对提高知名度有利,然而要达到真正“暖”,还必须在特色、质量和服务上出彩,否则不可能赢得市场的青睐,也达不到“暖”的目标。
首先要在特色鲜明上下功夫。拿小笼包子来说,这种食品全国各地都有,并非嵊州一家独创,也非嵊州的专利。例如上海的南翔小笼实际上就是小笼包子,是上海有名的传统食品,在豫园商城想吃南翔小笼,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其肉嫩汁多味鲜美的特色让人回味无穷。嵊州小笼包以及其他小吃要赢得市场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如果与一般的各地都有的食品一样,那么不可能让人记牢、吸引回头客,更不可能形成事实上的品牌。
其次要保证质量上乘。任何产品要赢得市场,质量是无法替代的唯一法宝。食品行业门槛不高,入市容易,技术含量较低。但真正要做好一个食品却又非常不易,形成品牌更是要经过长期摸索和不懈努力。偷工减料、草率了之、不够卫生等情况未必会被大众当场发现,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久而久之总会被发现,这时你的品牌再统一,标记再鲜明也只能是“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徒叹奈何。
再次服务要到位。如今嵊州小吃已经走遍全国、涉足海外,面对各地食客,应该因地制宜有所变化,不能守住一种亘古不变的味道。另外,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实体店的服务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的需求,网购服务必须提上议事日程。而目前的问题是,不少从业者年龄均届中老年,对接受前卫的知识缺乏热情,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如果这部分经营者对互联网服务不感兴趣,势必带来经营的困难,服务到位也会成为一句空话。
作者:李敬佑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