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举行,马云表示,在过去18年中,阿里巴巴不断地去重生,至少重生18次,“所以你不要觉得那么容易就垄断了,我每天都睡不好,我每天晚上都在担忧我的公司没有跑得够快就会被别人所淘汰了,就会在这个竞争当中掉队了。”马云提到:“忧患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即便我是一个大公司,我必须像一个小公司那样保持时刻的忧患,要像小公司那样去运营它,因为有的时候太大的公司意味着缺失活力了,它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了。”
在外人看来,阿里巴巴当是成熟的互联网公司,马云自可以高枕无忧。然而,马云并非像外界想象的那么潇洒,阿里巴巴为了不被淘汰,“在过去18年当中,至少重生18次”。阿里巴巴每一次“重生”中,都伴随着马云的焦虑、思考和重新出发。
一个企业不管取得多大成功,都不意味着远离失败。当你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其他企业面前时,一些企业早已把你视为对手、标兵。你若沾沾自喜、麻痹大意,或者“以不变应万变”重复自我,则会在不经意间被追赶甚至超越。
一个“大”企业,不一定就是“强企业”。只有做“强”了,才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像马云所说,“有的时候太大的公司意味着缺失活力了,它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了”。在企业由“大”到“强”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如管理方式的创新、经营模式的转换、市场战略的提升、人才队伍的拓展、品牌提升等诸多问题。“像一个小公司那样保持时刻的忧患”,是因为小公司实力不足,如果经营不善,就会说倒就倒,因而必须保持时刻的忧患;“像小公司那样去运营它”,是因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只有聚精会神、全身心投入经营管理,才能为企业发展加上“安全阀”。这种以“小”见“大”的忧患意识,又何尝不是阿里巴巴取胜的一大秘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有强化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在暴风骤雨来临之前做到趋利避害。强化忧患意识,马云显然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每天都睡不好”告诉我们,经营者必须把忧患精神自觉地融入到为企业战略谋划中。强化忧患意识,也不是喊喊口号、坐而论道,而是要反躬自问、奋起直追并有所作为。“18次重生”就是“18次创新”,就是“18次凤凰涅槃”。从这个意义上说,马云说“每天睡不好觉”,并非哗众取宠的噱头,而是发自肺腑的真话。
作者:赵 畅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