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经济政策的敏感,就是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及时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可以说是一家组织完备的企业的“生物属性”
我市小企业华创聚氨酯有限公司成功研发一项新型发泡技术,不再使用含氢氯氟烃(HCFCS)——这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华创”凭借此项新技术,正迈开步伐走向全球市场。有意思的是,促成这项研发的是一项国际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按照这项公约,我国将于2030年彻底停止生产和使用破坏大气臭氧层的含氢氯氟烃(HCFCS)系列产品。“华创”是一家从事传统聚氨酯产品生产与制造的企业,为什么能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用总经理相明华的话说,是公约倒逼企业升级。
一家企业的升级成功,往往是许多因素的综合结果,但“华创”敏锐捕捉政策机遇,可以说是关键一步。
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产业政策,如何从这些政策中发现机会,并把握住机会,是许多传统企业改造提升中需要“恶补”的一课。而且,把握政策机遇说来容易做来难,往往需要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和定力。现实中有些企业对政策并不敏感,尤其是市场形势好的时候。
把握政策机遇,需要有超前的战略眼光。去年,我市实施印染行业整治提升行动,一批印染企业因产能落后等原因被关停。但也有一些企业,不但没有受影响,而且跃升为行业龙头。这些企业认清形势,积极实施提档升级。登陆新三板的印染行业“第一股”乐高股份,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事实上,早在2009年,我市就对印染产业出台了引导性政策。是年,作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绍兴在全省率先作出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全省率先开展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排序及差别化资源配置,在全省率先实施“腾笼换鸟”和“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行动。乐高股份仔细研判政策,以绿色高端为目标,较早引进先进生产线和工艺,在这几年实现了赶超发展,在全国成千上万的印染企业中率先上市。
由此可见,保持对经济和产业政策的高度敏感,提前谋划、布局,企业才能抢得先机。经济政策往往是对市场信号的整体把握,是市场调节的集中反应。保持对经济政策的敏感,就是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及时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可以说是一家组织完备的企业的“生物属性”。
根据报道可知,“华创”这项新技术是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研发的。而南京林业大学的技术团队此前曾找过多家国内大企业,但都没有被重视。而“华创”是在一个偶然机会获悉《蒙特利尔议定书》中中国的履约责任后,主动找到他们合作的。尽管当时企业的产销形势非常好,但相明华还是敏锐地意识到这关系到企业未来,并付诸行动。他腾出产能、聚合优势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搜索”该领域专家,牵手南京林业大学,把目光死死“钉”在替代工艺的研发上,最终收获成功。省政府得知此事后,主动牵线搭桥,为“华创”联系风险投资,加速这项新技术的产业化。
市场瞬息万变,需要随时应对,但产业走向是长远趋势,把握好政策机遇,就能拥抱市场蓝海。
作者:何超群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