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并列为国家战略,深刻回答了农村工作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我们建设现代化乡村的导航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一贯高度关注。我国改革发端于农业农村,2004年至2017年连续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当前,我们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键时期。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振兴是国家现代化、城市化的根基,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根本要求。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原来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段时期以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发展滞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等问题,影响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村强民富,着力打造富裕乡村。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着眼“产业兴旺”、“生活富裕”要求,着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切实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实现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安居乐业。近年来,诸暨市打造农业“两区”升级版,推动珍珠、香榧、茶叶、果蔬、畜禽、水产等特色主导产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面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集聚区、特色农业强镇建设,以大唐袜艺小镇、山下湖珍珠小镇、店口智造小镇、赵家香榧小镇等特色小镇做优乡村产业发展平台。通过低效用地腾退转型,挖掘土地开发潜力空间,盘活经营农村集体资产,鼓励土地流转服务,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浙江首张地票落户诸暨。积极探索“生态+”发展模式,开展“美丽田园”、“美丽牧场”创建,深入推进生态富民,做大生态旅游、做强民宿经济、做精农村电商,真正让山水资源成为农民的“钱袋子”、发展的“聚宝盆”。
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美丽”的新要求,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着眼“生态宜居”要求,坚定不移贯彻“两山”理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一片人民向往之地。近年来,诸暨市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两路两侧,四边三化”、“五气合治”、“五水共治”等工作,全域开展“五星达标、3A争创”活动,投资7.9亿元,全力打造总长196公里的“西施之眼”“西施之恋”“西施之裳”“西施之泪”4条美丽乡村景观带。深入实施城乡供水、公交、垃圾和污水治理“四个一体化”工程,关停整治水污染较重的印染化工企业,突出抓好一批污水处理设施和重大水利项目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坚持文化自信,着力打造文明乡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文化繁荣展示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文明缺失的乡村,难以成为现代化的乡村。要按照“乡风文明”要求,着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打造一方文明乐土。近年来,诸暨大力弘扬以西施为主题的古越文化,打造“最忆乡愁、最美乡村”,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发展农村新动能。一是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保护好“有时代印证、有文化标志、有人文故事”的乡土建筑,让古建筑、古遗迹重新“活起来”。二是培育一批特色精品村。重点打造“绿色”、“活力”和一批能够传承“忠、孝、礼、义、智、信、善、勇”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村庄”。三是积极弘扬基层美丽党建文化。深入实施“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加强党建显性化建设,有序推进各类党建地标、党建示范点、基层党建示范线建设。
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着力打造平安乡村。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是构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治理有效”要求,推进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着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诸暨是“枫桥经验”的诞生地,近年来,诸暨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走出“共治、法治、德治、自治、善治”五治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一是坚持共治为要,增强基层广泛参与能力。构建完善医疗纠纷等九大专业调解中心,建设全科网格员队伍,建立健全市镇两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培育壮大“枫桥大妈”、“店口红帽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群众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坚持“法治”为本,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法治大讲堂,弘扬法治文化。三是坚持“德治”为先,增强基层文化引领能力。四是坚持“自治”为基,增强基层矛盾化解能力。全市503个行政村全面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健全完善“三上三下”民主议决事制度,积极推进基层“协商民主”。五是坚持“善治”为上,增强基层服务供给能力。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深化“一证通办一生事”,创新首问负责、一窗受理、全程代办、服务承诺等制度。大力推进乡镇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建设,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
作者单位 诸暨市委党校
作者:赵国强 田胡杰 冯国利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