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在改造提升中建立企业与社会的互信

2017-09-12 10:17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应该以此次环保督察为契机,以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总引擎,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共同建立良性、互利的信任关系,促进绍兴经济、社会、城市转型发展

最近,全球染料龙头企业浙江龙盛连发两则公告,以澄清公司因环保问题停产的传言。此前,有传言称,龙盛旗下位于杭州湾开发区的生产企业向杭州湾排放污水,以致“腐蚀了东海里的船只”。经有关部门调查核实,这样的情景自然是子虚乌有。但是,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产生如此耸人听闻的传言?为什么有人会对一家久负盛名的上市公司产生不信任情绪?

众所周知,自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浙江以来,群众对环保问题更加关注,一些企业被停产整改,一些地方的环境顽疾也得到了迅速解决,这当然有利于凝聚全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但是,在媒体每天刊登的“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问题经调查都是“部分属实”,这一方面说明群众对环境改善的诉求强烈,期望值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环保问题上,群众和企业的互信度有待提升。

从社会心理上讲,信任度往往基于过往的经验判断。由于历史原因,群众对涉污问题“宁信其有”,举报“言过其实”以期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情有可原。企业被“过度举报”,也不必怨怼,纠缠于细节,而应立足自身发展,切实对照标准,做好整改提升。像浙江龙盛就在公告中表示:“公司非常重视环保执法机构提出的处理和整改意见,争取提前完成喷塔废气治理提升优化,同时对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使用环节加强密封措施,严格控制车间现场物料堆放,切实规范物料转运,严格规范废包装材料暂存,必须做到即领即用、即拆即封,防止气味散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督查整改的深入推进,那些被群众信访举报的企业,都能立行立改,与政府、社会一道,共同建设好绍兴生态环保的“护城河”。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在市场经济中,信任是一种相互依赖、利益交换的关系,相互信赖的基础是各尽责任、互为他利。企业作为社会资源的撮合者,应该珍惜资源,坚守环保、能耗、安全的标准和底线,遵守法律法规、公德良序,以创造价值、推动进步为己任,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公民谋取福利中赢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政府应该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营造尊重、爱护、监督、服务企业的社会氛围。而公民个体除了安居乐业、敬业爱岗之外,还应关心企业和地方发展,在劳动奉献中创造个人价值,在促进发展中维护公共利益。我们应该以此次环保督察为契机,以绍兴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为总引擎,通过政府、企业、社会三方合力,共同建立良性、互利的信任关系,促进绍兴经济、社会、城市转型发展。

作者:栗爱平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