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的人。在中国制造的时代大潮中,传统企业只要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照样能御风而行,收获一片广阔的“蓝海”
绍兴是传统产业大市,纺织、印染、服饰、化工等,均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份额,以至于有人以“买柯桥布,穿诸暨袜,吃新昌药,挂嵊州领带,用上虞染料”来形容绍兴传统产品在全球市场上的江湖地位。但产能庞大、市场独大,也面临诸多压力,尤其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的种种弊端日趋凸显,亟需转型升级,打造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传统产业遭遇成长的烦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多、环境损害大、生态效益差,必然会使一部分传统企业淘汰出局,这也是“腾笼换鸟”所要达到的目的。但也有许多传统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酿酒业堪称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产业,但贵州茅台却一直稳居中国股市第一高价股的宝座。青岛海尔、格力电器等传统家电企业,也在坚守主业中,成为行业翘楚、市场龙头。
提升传统动能需在坚守中创新前行,这在9日8日新华社播发的《“老树”发芽焕新机——浙江绍兴“三大缸”变形记》报道(见9月9日《绍兴日报》头版)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做黄酒的企业在坚守“酒缸”的同时,开发出了黄酒奶茶、黄酒棒冰、黄酒牛轧糖等“网红”产品,在上海、杭州销售颇受欢迎。做化工的企业在坚守“染缸”中,自主研发出了清洁生产技术,将原来每吨染料的生产排放90~120吨酸性废水,改造成了接近“零排放”,被列入国家工信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正所谓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企业;没有传统行业,只有传统的人。在中国制造的时代大潮中,传统企业只要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照样能御风而行,收获一片广阔的“蓝海”。
事实上,传统和现代,古典和时尚,都是相对而言的。想当年喷水织机、无水印染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新型设备,化工、制药也被列为新兴产业。如今时过境迁,这些都成了传统行业的代名词。而当下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技术和产业,说不定再过几年也会被列入传统行业。对于现在的传统企业来说,只要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做到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照章纳税,就是一个好企业,就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点赞。
传统而不守旧,创新而不盲动,这是值得每一个传统企业认真思考的课题。现实中,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传统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有的干得风生水起,有的却惨淡经营。这种天上地下的差异,固然有多重因素,但没有正确认识市场、缺少人才技术支撑、经营因循守旧、转型脱离实际等,应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陷入困境的制造业者,与其到陌生战场上乱碰运气,倒不如自求突破,在熟悉的本业里,咬碎牙根,力求技术上的锐度创新。由量的扩展到质的突围,正是中国制造的最后一公里。”财经专家吴晓波的这一论述,或许是对传统企业“传统而不守旧、创新而不盲动”的最好注解。
今年绍兴的经济数据,也印证了传统产业的活力。上半年绍兴传统产业税收同比增长23.3%,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12.4个百分点;传统产业产值、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绍兴传统动能的加速修复,让人们看到了传统产业在坚守中创新前行的未来。
作者:劭 平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