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人体冷冻,通向未来的船票?

2017-08-21 09:0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世界知名低温医学专家阿伦·德雷克(Aaron Drake)14日在济南对外宣布,他在济南为中国第二位冷冻申请人执行了冷冻全身的手术。这也是中国首例人体全身冻存手术。(中新社8月14日电)

很多年前,就有人展望:把医学还不能治愈的疾病患者冷冻起来,等待科技进步到可以治愈时,再让患者苏醒过来。现在,这一幕已经从想象走向现实。仅阿伦·德雷克,就在7年间参与了70多例人体保存手术。而在我国,2015年5月,重庆女作家杜虹实施了冷冻大脑手术。而此次冷冻,是我国首例人体全身冻存手术。

人体冷冻,是通向未来的船票,但这张船票,显然过于昂贵。研究机构的列项表明,实验室搭建500万,体外循环机100万,液氮罐40万,程序降温设备40万……粗略估算,这是一项以千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手术。当然,在实验阶段,该例人体全身冻存手术是由相关基金支持,个人承担的比例微不足道。但是,未来呢?

更令人关注的,是复活技术的发展。在实验室,哪怕是像小鼠、兔子这样的动物,目前还没有完整的低温冷冻再复活的案例。人体复活,更是一个太遥远的话题。在美国,它被质疑是在兜售不可能兑现的承诺。也就是说,人体冷冻,是登上了诺亚方舟,还是登上了泰坦尼克号,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然而,对绝症患者来说,人体冷冻,仿佛是无边暗夜里闪烁出的希望之光。虽然不知黎明是否如期来到,但也情愿有梦想和希望。而科学的探索,正需要这样的先行者和志愿者。

人体冷冻已经来了,相关规范也需要未雨绸缪。比如,人体冷冻,已经在医学上宣布了病人的死亡,那其和普通的死亡者有何不同?在长期的冷冻过程中,如何保障其权益?如果将来复苏技术成功,那又该如何确立这个人的权益?等等。

作者:关育兵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