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不看电量看流量”推进产业升级

2017-08-14 08:5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不看电量看流量”理应成为指导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的“工作指南”。只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全面完成,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目标还没有达到,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快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步伐

7月24日晚,我省召开了一次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一位与会领导在发言中提到:坚持“不看电量看流量”新导向,引导企业开展大数据应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企业全面开展“三强一制造”。在这一表述中,“不看电量看流量”的新导向,十分亮眼。

不看电量看流量,强调用“流量”这个直观指标,指导推进企业信息化改造。在经济转型升级,特别是我市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大背景下,牢牢把握这一工作导向,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快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流量,简而言之,就是信息流动量。“看流量”,就是看一个地区、一个企业、一个用户在互联网上的活跃程度,占有和使用互联网资源的多寡。一般来讲,流量使用越多,信息化水平就越高。“不看电量看流量”的工作导向,就是要支持和引导工业企业加快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走向“工业4.0”“智能制造”。

对传统制造业所占比例较重的绍兴工业来讲,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就是要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而衡量一个地区“两化”融合水平,目前比较实用的是“两化”融合指数。但指数的采集和发布需要时间,不利于平时指导工作。因此,掌握“不看电量看流量”的工作导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创新和实际意义。

目前,我市,包括柯桥区、上虞区、诸暨市、新昌县,均已列入“两化”融合相关试点单位。根据《绍兴市“十三五”工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市要成为全省两化深度融合的引领区,两化融合指数要达到85,新一代信息技术要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面渗透和深入应用,装备数控化率和机器联网率将得到显著提高,实现“机器换人”、电子商务对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全覆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对机电类产品开发全覆盖。

由此看来,至少今后几年,“不看电量看流量”理应成为指导传统企业改造升级的“工作指南”。只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还没有全面完成,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目标没有达到,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快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步伐,这也是一段时期我市工业经济“固本培元”的重要策略。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