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绍兴晚报》7月19日报道,举报涉恐涉暴犯罪线索,就有奖励,最高可达50万元。柯桥区政府出台“柯桥区‘柯桥群众’奖励办法”,将每年拿出500万元用以奖励举报有功的“柯桥群众”。截至目前,柯桥警方已收集各类有效线索4000余条,发放奖励8万余元。
让每一位市民都成为警方的“线人”,用群众的力量构建起平安城市的基石,在这场群防群治的人海战役中,我们看到了“枫桥经验”的柯桥版本,也看到了全民围剿犯罪活动的正义与震撼。应该说,这是群众路线实践的成果,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同时团结群众、合作群众,摆脱了部门孤军作战的尴尬,也摆脱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信息孤岛困局,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借力群众力量,可谓社会资源整合得好,此其一。
其二,举报平台搭建得好。在借力群众的合众思维之下,还须要有个好平台,柯桥警方为此专门搭建“柯桥群众”掌上平台,通过“互联网+”的手段鼓励群众积极提供各类犯罪线索,让举报工作变得更直接更方便,消除了各种渠道瓶颈。
其三,论功行赏激励得好。五百万重奖“柯桥群众”,并不是将举报违法犯罪庸俗化或职业化,而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在肯定正义之举的同时鼓励更多群众为“平安柯桥”贡献一份力量,激发更多群众自觉与各类犯罪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这与奖励见义勇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无处不在,如果每个人都有一双警惕的眼睛去发现违法现象,则无疑于全城监控不留死角,这就是社会化治安管理的最高境界。500万元重奖“柯桥群众”之举,不仅是一种机制,更是一种态度,在表明柯桥区对社会综治工作高度重视的同时,也以行动诠释了群众力量就是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
从服务群众到依靠群众,从群众支持到奖金驱动,重奖“柯桥群众”措施的背后,是为公共治理如何走向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提供了新样本,是对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服务如何走好群众路线提供了新思维。我们常说群众的事还得群众来做,并非是推脱部门责任,而是要懂得借势合力,把服务对象转变为依靠力量,建立起新型的管理与服务关系。这对于一些久治不愈的社会难题,疗效尤为显著,假如把“柯桥群众”的群防群治模式引入到环境保护、文明出行、五水共治、垃圾分类、食品安全等各种长效管理难度系数较高的工作中去,应该会有收获。希望重奖“柯桥群众”的作用不仅仅发挥在社会治安的单项工作上,如能实现“功能多元化”与作用多方面,则更有利于城市管理。
(钱科峰)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