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仍有近二成的办事群众不能“一次办好”,也就是仍然需要跑多次,他们仍无法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红利。只要“一次办好”没达到100%,就仍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使之不断优化和完善
近日,国家统计局绍兴调查队进行了一项“绍兴‘最多跑一次’改革调研”活动。调查显示,绍兴“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提高了办事效率,超过九成受访群众给予点赞,八成以上群众表示“一次办好”。(6月27日《绍兴日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结果显示,绍兴推出的“最多跑一次”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也得到了办事群众的点赞,其中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八成以上群众“一次办好”,让群众收获了办事的高效和快捷,也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基本实现了改革的初衷,让改革能够更好地沿着目标进一步深化。
然而,政府部门办事面对的是一个个个体,是一位位办事群众,只要有一位群众不能“一次办好”,“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没有完全到位。八成以上群众表示“一次办好”,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这相对于以前办事群众需要来回跑反复跑的状况来说,是质的改变、质的提升,多数群众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但反过来,我们也应该看到,到目前为止仍有近二成的办事群众不能“一次办好”,也就是仍然需要跑多次,他们仍无法享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红利。只要“一次办好”没达到100%,就仍需要继续推进改革,使之不断优化和完善。
这次调研,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提供了问题导向。找出近二成群众无法“一次办好”中存在的差距和短板,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确保改革红利为所有办事群众共享。这次调查显示,未能“一次办好”的原因,在于资料不齐、时间等不及等。调查中还听到不少群众反映的一些共性问题,如了解资料清单难、准备资料难等。仔细分析这些原因和问题,一次无法办好的病症仍是有关部门服务不到位。就拿不知道准备哪些资料来说,有关部门应为办事群众发一张“明白纸”。服务更靠前一步,办事群众才会更满意一点。
当然,囿于目前办事程序及规范的限制,有关部门也不能为了追求“一次办好”的成功率,该审核的资料不审核了,该严格把关的不严格把关了,那不仅不是服务型政府应秉持的态度,还是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曲解和误解。当前,我们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利用大数据,让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多跑腿,让办事群众少跑腿,在简化办事资料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赵连卿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