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云问诊”预签约家庭医生,可以促使更多的医疗服务走向“私人定制”,让有限的医疗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线上预约、线上问诊、诊后联系……功能齐全、服务贴心的绍兴“云问诊”平台于7月1日正式上线。市民可以在手机上搜索“健康绍兴”APP,下载后实名注册,就能享受到全市7000名医生的在线医疗服务。(6月30日《绍兴日报》)
不必挂号排队,不必面对面交谈,只要动动手指,就有7000名医生为你解答各种健康疑问,这是“互联网+医疗”带来的福利。绍兴“云问诊”是全国首个区域医患信息共享交互平台,从原先的“健康绍兴”APP上深化而来,除了原有的挂号、检查查询、智能导诊、健康百科等六大功能外,还新增了“云问诊”“我的医生”“家庭医生预签约”三个模块。正是这3个新增模块,让人对医疗服务的优化充满美好的想象。
大凡去医院看过病的市民,都有过不爽的体验:患者太多,看病等待时间太长;专家名医更是挂不上号,网上预约的专家号也被瞬间秒杀;到医院找个停车位都要绕上几圈……尽管医疗机构近年来有增无减,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也越来越多,但选择性就医问题仍然严重,优质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仍很突出。
“云问诊”平台的启用,客观上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小病上大医院的现象会大幅减少;二是一些复诊可以通过在线咨询来完成。平台的医生资源覆盖了全市56家医疗机构,实现了绍兴实体医院的医生同时在线坐诊,实现了诊前、诊中、诊后一体化的“三诊”模式,是基于全市卫生信息化互联互通、就诊信息与医生资源互联共享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将促进看病方式的转变、就诊渠道的多元化,大病赴医,小恙上“云”,根据病情轻重实现线上线下的分层问诊,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医院人满为患的局面,进一步缓解优质医疗资源的供需对接矛盾。
进而,通过“云问诊”签约“家庭医生”,可以促使医疗服务走向“私人定制”,让有限的医疗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所释放出的信号,是一个市场化信号,使公立和私立医院的医生一样可以提供“私人定制”化服务。一个成熟的以“买方市场”为主导的问诊模式可以是这样的: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挑名医,签合约,根据自身健康状况随时求诊和咨询。如果家有行动不便的患者,医生还可以上门服务。当然,这一切都建立在有偿服务的基础上,市场为主,公益为辅。医患双方在平台上可以完成对接,赋予患者以更多选择权,也有利于激发医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良医在悬壶济世的同时拥有更好的收益,让庸医在门庭冷落下努力提高,竞争将在市场选择下公平展开。
当然,“云问诊”还是个初生儿,需要不断完善。眼下,人们普遍担忧几个问题:7000名医生本身工作就很忙,还有没有时间精力投入到网上问诊?一些名医、专家的问诊咨询,是不是还像在医院那样“一号难求”?网上问诊的互动效率,究竟有多高?医生的敬业精神在线上能体现多少?应该建立怎样的考核制度,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充分竞争的在线医疗服务?
无论如何,寻医问药牵手互联网,是一项符合发展趋势的新改革,值得期待。
作者:钱科峰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