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提升城市功能须有更多“弹性”

2017-06-28 10:18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近期,上虞区市政中心组织工人对区内部分路面沉降窨井井盖实施更换。据悉,本次采用的新型一体化抗压井盖为球墨铸铁材质,采用井盖跟井座一体设计,将井圈直径扩大到一米二范围,具备很强的抗压、抗弯、抗冲击等特点,并且有防下沉、防盗、防噪等功能,同时自带安全防护网,确保井盖与路面平整和美观,有效提高市民出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6月23日《绍兴日报》)

与传统的窨井盖相比,新的窨井盖无疑更安全,很好地规避了易破损、易被盗、易“坑人”的风险,尤其是自带的安全防护网,看似冗余,实则为路人安全提供了多一重的防护与保障。简单的一个小小的改进,背后对应的却是城市应对风险“弹性”的增加。

按照经济学家宋清辉的通俗解释,所谓“城市弹性”,是指城市如同竹子一样柔韧具有弹性,压力过后能迅速恢复。一座城市如果拥有极高的弹性,则可以从容将包括气候变化等在内的多重威胁对公共安全、经济发展等的影响降至最低。

事实证明,不同的“城市弹性”抵御风险的能力迥异。比如2010年海地遭遇7.3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基本被摧毁,全国约30万人丧生。而2012年,墨西哥梅特佩克市遭遇几乎同等烈度的地震(7.4级),全市却仅伤亡2人。这种差异固然与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有关,但更多是与物质基础、防护意识、防御机制等“城市弹性”有关。

经济学家伯恩斯坦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理解、度量和管理风险的能力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主要区别”。不容否认,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各地对“城市弹性”追求正在变得日益紧迫,在绍兴也不乏实践和行动。如绍兴从2016年开始就在打造“海绵城市”上发力,而海绵城市还有一个别称,这就是“水弹性”城市。为给市民提供更多的保障和预期,绍兴显然需要更多“城市弹性”。

作者:胡一刀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