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老娘舅”越多越好

2017-06-26 09:10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在柯桥轻纺城市场人民调解“老娘舅”的实践成功后,近年来,我市司法行政部门又逐渐在诸暨珠宝城、嵊州领带城、新昌名茶市场等商贸聚集区进行指导推广。(6月21日《绍兴日报》)

“老娘舅”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那些处事公正公道、善作沟通调和的人民调解员。如活跃在轻纺城的十多名人民调解“老娘舅”,凭借自己的热心、耐心、公心和真心,成功化解了无数起商户纠纷,维护了基层稳定。仅今年1~5月,由“老娘舅”组成的调委会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39件,调处成功226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328.82万元。

笔者以为,不仅商贸市场需要“老娘舅”,各行各业都需要“老娘舅”,各地政府应大力提倡企业、公司、村乡、社区和街道组建调委会,吸收那些办事公正、热心公益、懂法知法的人成为人民调解“老娘舅”,经常性地参与调解工作。其积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节约司法资源。随着民众法制意识的增强,一旦发生邻里纠纷,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诉诸法律,动辄就要打官司。而本来只是一地鸡毛的琐屑小事,一方提出要对簿公堂,另一方就会跟着起哄,促使矛盾激化,结果真的会为鸡毛蒜皮的事打起官司。诸如此类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实,这类民事纠纷根本没严重到要对簿公堂的地步,如果纠纷初发生时就有“老娘舅”出面调解,事情很快就会得到平息,根本不必劳驾司法机关。

其二,节约行政资源。当矛盾双方无法坐下来心平气和解决纠纷时,就会嚷嚷着找街道社区、居委会甚至区政府、市政府,要求政府出面调停,而政府又不好以事小予以拒绝。由于人们普遍期望过高,相关部门即使处事公平,总有一方认为不公,浪费了大量行政资源,往往吃力不讨好。而有了“老娘舅”充当政府的帮手,就省心省力多了。

根据轻纺城的经验,调解员队伍由商会负责人、经营户、律师、派出所民警(协警)、市场工作人员等组成,调委会必须保证由一到两名司法工作者参加,这样做起调解工作,就能做到既讲人情,又讲法理,既讲原则,又能灵活变通,将调解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公平公正。(王学进)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