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地域文化是吸引人才的招牌

2017-06-19 09:20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奖房贴、补租金、给补贴……来绍创业,这些都没有问题。(6月9日《绍兴日报》)

近日出台的《关于实施优秀高校毕业生集聚工程的若干政策意见》,我市推出的“补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在人才争夺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如果仅仅停留在打“补贴”牌上,还不足以充分展示竞争优势。因为,人的需求有多样性,有些优秀毕业生,或许对城市的地域文化更为关注。

绍兴自古文人荟萃,留下的足迹随处可考。如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由琅琊(今属山东临沂)迁会稽山阴(绍兴)后,写出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也在绍兴留下了诸如阳明故居、阳明墓、稽山书院等遗迹。“鉴湖越台名士乡”,不是一句虚语,是有大量数据作支撑的。据统计,自唐以来,绍兴有文武进士共2238名,文武状元27名;民国以后有两院院士53名。咱绍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大摇篮,用明人袁宏道的话来说,可谓“士比鲫鱼多”。如何把地域文化优势转变为引才优势,笔者以为,不妨推出优秀高校毕业生免费游绍兴活动,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引才效果。

不是吗?勾践卧薪尝胆的励志故事,陆游“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绍兴的人文精神影响深远。推出优秀高校毕业生免费游绍兴,相信会吸引大批学子前来亲身游历。

就生活而言,绍兴的地域文化也令人向往。这里,吃有臭豆腐、梅干菜扣肉、醉毛蚶;唱有绍剧《三打白骨精》、越剧《梁山伯祝英台》;游有74处国家及省市文物保护单位,79处地方文物保护点……一位优秀外地大学毕业生,选择来绍创业,说是因为“仰慕鲁迅”,更兼被“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自然风光所吸引。

为引进人才,在打“补贴”牌的同时,也要打地域文化牌,推出优秀高校毕业生免费游绍兴,既宣传了绍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又宣传了绍兴的重才政策,可谓是花费不多而影响甚大,值得尝试。

(益言)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