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上礼泉村以服务全村、造福村民的理念,推进村级档案全面数字化,通过半年多的努力,成为该县实现村级室藏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第一村。(6月14日《绍兴晚报》)
村级档案全面数字化,给村民带来的是办事的方便、效率的提高。例如上礼泉村按照村级档案规范分类,完成整理加工档案328卷1228件,著录19548条,扫描28916页;同时,该村配备了专门用于档案管理和数据存储、查阅利用的计算机和扫描仪,购买安装了档案室管理软件,建立了目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这些投入,使得村里每一件事都有能迅速查到的档案,为村民办理各类事项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方便,解决了疑难,减轻了成本。如该村一个台门有三四户人家,其中有兄弟两人因为房屋产权问题一直纠缠不清,官司打了8年。后来在村档案室找到了一份图纸,这是他们父母在造房子前村里派人专门去画的,而图纸里标明了兄弟两人产权的份额。靠这张图纸,这场官司顺利了结。这样的办事效果和结果村民当然高兴满意。
上礼泉村推进村级档案全面数字化的做法,之所以得到村民肯定,是因为他们主动听取和了解村民意见,知道村民关心哪些事,特别是理清了哪些事需要急办,哪些可以缓一缓。一句话,就是把村民迫切需要办的事办好。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即为民办实事,并不是事儿越大越好,花钱越多越好,关键在于村民是否需要,是否迫切。然而,现实中也能看到一些地方虽然办了不少事,花了不少钱,却并没有赢得村民的叫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真正了解村情民意,或者打着为民办实事的旗号搞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表面看上去挺热闹,实质却没有多少是村民需要的。
在农村,有些事虽然看上去很小,却关乎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为村民办实事,一定要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将每一件事都办到村民心坎上。
作者:坚 白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