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繁就简的思路,打破部门壁垒,变“一窗受理”为“一窗办理”,避免群众多窗跑、长时间等待,从而把“最多跑一次”跃升到“最多跑一窗”的新高度
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今年浙江省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第一项重点改革任务。
在许多市民印象中,企业和个人办理有关审批往往要跑很多地方,排很长的队,一遍遍地在各个窗口来回跑。不过,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各地启动,相继推出系列新举措,办事“跑断腿”渐渐成了过去式。以笔者在诸暨市公共服务中心办理社保卡个人账户历年节余资金家庭共济事项为例,只需携带市民卡,填完一张表格就办理完毕,余下事情只要在手机上就能搞定,轻松得出乎意料之外。
“最多跑一次”,就是在行政许可、行政确认、公共服务事项等领域,实现群众和企业在办事资料齐全、符合法定条件情况下“最多跑一次”,即通过进一步简政放权、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举措,逐步形成各项便民服务“在线咨询、网上办理、证照免费快递送达”。要跑出浙江新速度,笔者认为“四个变”起到关键作用。
首先,变群众跑为工作人员跑。事实上,改什么、怎么改、效果好不好、如何进一步改进提升,群众和企业最有发言权。作为“最多跑一次”承诺单位的责任人,近期,诸暨市各部门“一把手”纷纷换位体验,与市民一起亲身感受“最多跑一次”改革后的窗口办事流程,再查问题、找堵点、揪痛点,从而更进一步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办事窗口体验后感触颇深,随即召集相关负责人,制订了流程精减方案,由工作人员代替群众跑。经研讨决定,自5月8日起,参保人员可直接在医院申请外伤报销,从而将群众跑镇村盖章证明转变为社保工作人员实地调查,核实后可直接刷卡报销,通过流程再造和窗口功能前移,由原有的6步精减到2步,实现了群众办事“零跑腿”。
其次,变面对面为键对键。“最多跑一次”,简单地说,就是只要提交材料齐全、符合法律规定的,就能实现一次性办结。但从过往的情况看,许多人之所以办事不顺,完全是因为自身的“功课”没有做到位,包括一些必需的材料没有备齐、对政府的办事流程不甚了解等等,才出现了跑两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现象。
日前,诸暨市一家珠宝公司的负责人到该市市场监管局店口分局窗口领取了营业执照。预审核、提交材料、签字认证,该负责人原本做好了在半个月里至少跑3趟的心理准备,然而开始网上申报后,一系列步骤都只需要点点鼠标,不到一个星期就办妥了,中途的一些疑问通过电话咨询也解决了。而这一切要归功于5月1日上线试运行的诸暨市全程电子化智慧登记平台。通过在平台填写资料后,在线签字即可完成企业的登记注册。
再次,变被动等为主动办。诸暨市政府机关按照公开承诺“一次办”、优化流程“提速办”、扫清障碍“简化办”、拉近距离“就近办”、面向用户“预约办”的要求,深入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目前,诸暨市共有890个主项事项列入“最多跑一次”改革范围,并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884项。其中,99.3%的事项办理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零上门”59项。
最后,变障碍跑为接力跑。虽然“一窗式受理、集约式服务”相比以往,已经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但还是需要在各窗口跑动,窗口间都有一定的等候时间,还是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内部流转流程。根据化繁就简的思路,打破部门壁垒,变“一窗受理”为“一窗办理”,避免群众多窗跑、长时间等待,从而把“最多跑一次”跃升到“最多跑一窗”的新高度。
政府机关致力于“四个变”,是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积极响应,这既是对自身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市民的庄重承诺,长此以往,必将跑出浙江新速度。
作者单位 诸暨技师学院
作者:徐振宇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