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引导人尽其才需要打破更多樊篱

2017-05-01 09:0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最近,我市正式实施《绍兴市鼓励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创新实施细则》,这意味着事业编制的科研人员得到政策性“松绑”,可以勇敢地“走出去”创业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对许多人而言,尽管体制内就业也有不少束缚与制约,但依然是大多数人的择业向往,其中不乏社会精英与科研人才。高智人才的集聚,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自然带来了益处,但如果从人才价值的最大化来看,该平台未必就是人尽其才的最好舞台。然而长期以来,制度是一道樊篱,非此即彼,令许多有心创业又怕转型失败的科研人才止步于理想状态。

打破体制樊篱,促进人才流动,这是人尽其才的要义所在,也是集聚人才高地的制约瓶颈,为体制内科研人才留条后路,鼓励他们走出去实现自我价值,这无疑是一种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作为,也是制度人性化关怀的温情所在。

一直以来,体制内的科研人才做的是单选题,是去是留,两选其一,对一些人来说,向前一步是风险,原地不动是消磨。毅然离职之后,才发现最美好的青春付出都成为泡影,这自然打消了许多人才的流动欲望,也扼制了他们的创业激情。如今出台的《实施细则》最富人情味之处恰恰在于不让你的青春付出成为泡影,而且将继续以政策关怀为人才的离岗创业保驾兜底,让他们撸起袖子放手干,带着你的科研项目努力干,无论成败,关系都还保留,社保还在沿续,期满还能返岗,退休不受影响。没有后顾之忧,不必破釜沉舟,拿出真才实学往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发展,这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将是一种双赢。

人才可以顺畅流动的社会才能快速进步,智慧能够有效输出的事业才能不断做大。当前,绍兴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正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我们既要通过借脑大力引进人才,也要激活机制让现有人才队伍活起来。打破制度的樊篱,把单选题做成多选题,多种选择,多重保障,这为人尽其才提供更大的空间。

给人才“松绑”,益处有三。一是激励现职科研人才重视成果创新与财富创造,使成果有出路,使创业有保障,打破紧箍咒,海阔凭鱼跃;二是增强了事业单位的归属感与吸引力,能进能出,可进可退,形成良性循环;三是让科研人才能够静下心来搞科研,有了成果去创业,打破壁垒让人才流动,更加市场化。让专业人才真正人尽其才,要打破更多樊篱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减少平台与平台之间的障碍,去除体制与身份的制约。当然,也要预防歪嘴和尚念歪经,严防离岗创业过程中发生损公肥私行为或将单位的资源转化为个人的资本等现象,让人才流动更纯净、更高效。

作者:钱科峰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