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发展养老产业 破解养老难题

2017-04-17 09:22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参加市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刘丽佳向大会递交了有关扶持养老产业的议案,认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日益凸显。而现状是医疗和养老分离,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为此,刘丽佳代表建议政府出实招,扶持养老产业。(4月11日《绍兴日报》)

绍兴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目前,绍兴市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市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末,绍兴市户籍人口443.04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96.29万人,占总数的21.7%,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联合国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即为老龄化社会。目前,浙江省已经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两大省区之一,2013年浙江省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总人口的18.63%,而绍兴市的老龄化程度更是超过了浙江省的平均水平。绍兴和全国相比,提前12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987年,绍兴市正式进入老龄社会,目前正处于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老年人口系数逐年增长,养老需求越来越大,但现状是供应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以宁波为例,参加该市两会的黄伟君代表搜集的数据表明,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25.9%的老人需要托老服务,仅有2.5%的老人得到了服务;45.1%的老人需要应急服务,仅有18.9%的老人得到服务。

养老需求与现状差距如此之大,如何破解呢?刘丽佳代表的建议可行,宁波市好几位人大代表也提出了相同的建议:扶持养老产业,破解养老难题。这一建议符合我市整体推进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导向要求,要实施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就需要把养老服务业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来培育扶持。

严峻的养老形势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倒逼各地政府和社会机构创新养老方式,推进产业养老模式。自2016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来,大健康产业倍受关注,其中,养老产业作为大健康产业的细分领域龙头,其投资价值不断凸显。2月5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一个养老行业大会上提出了自己最新的见解,“养老是中国最年轻的事业”,他认为,“到2030年,中国30%的人口将超过60岁。未来中国将迎来新一轮的人口红利,这就是老年人口剧增带来的老年产业发展。”他预计,到2030年,中国养老行业将达到15万亿元规模,将超过房地产成为第一大产业。

吴晓波的观点得到了很多行业专家的认同,专家们普遍认为,养老产业将迎来行业大发展。故此,我们大可不必把每年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当作负担,而是要将其视为另一种人口红利。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养老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那么,我们该选择哪种养老模式呢?我认为幸福9号的模式值得借鉴。该模式的核心优势是,凭借互联网+养老模式,通过大型的老年乐园、遍布全国的居家养老服务店和老人网上商城三大平台,为2亿老人提供综合的养老服务,改善老人目前的社交,让老人重新回归社会,也即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感,让人老而不衰,老而不颓。这也正是我市一些养老机构正在试水的养老模式,也是各地所要努力的方向。

我们大可不必把每年不断增加的老年人口当作负担,而是要将其视为另一种人口红利。我们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养老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作者:王学进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