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小义”需要“大义”呵护

2017-03-27 09:46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我妈妈是义工,从妈妈身上我明白了帮助他人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所以我也想成为一名义工。”16岁的陈梦笑是诸暨市店口二中的学生,2年前开始做义工,至今公益时长为178小时,排名第二。(3月14日《绍兴日报》)

义工精神难能可贵!但是,也有学者指出,义工因其社会融入程度和免费服务技术含量过低,导致其社会认同度不高。诚然,义工事业确实需要升级,但我们不能把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他们的身上。毕竟,相比较其他同龄人,他们不仅没有享受到“富二代”“官二代”的荫泽,反而在失去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之后又再次失去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我们有什么理由对他们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

当然,这并不表示义工事业可以就此止步、无需提升;恰恰相反,义工服务素质的提高和这项事业的升级是势在必行的,但不能完全由义工自己来埋单。政府和社会应挑起重担,为义工事业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服务渠道和平台,比如,为义工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平台,让他们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比如,为义工解决诸如经费、场地等困难,接过义工活动的大旗,由相关部门来承办或协办,省去义工们的后顾之忧,等等。

“义二代”的义工事业弥足珍贵,社会更应倍加呵护,加大对义工素质提升的平台搭建和渠道提供,让“义二代”“义N代”之路畅通无忧。如果说,义工事业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是“小义”,那么,政府和整个社会为义工事业所提供的服务就是“大义”,唯有在“大义”的呵护下,义工事业才能走得更远、更久。(刘云海)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