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时许,在越城区草籽田头、板马桩一带,一位男子都会搀扶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妇人散步。俩人边走边说,场面温馨。只要不下雨,3年来天天如此。(3月21日《绍兴日报》)
看完这则新闻,笔者心里无限感慨。孔一新3年来风雨无阻,每天两次穿越大半个城市,来陪伴九旬母亲散步,这不仅仅是对老人生活的照料,更是对老人的精神赡养。
老年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孤单的群体,他们需要儿女的关心。“首孝悌,次谨信。”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孝”一直被人们放在首位。生活中,儿女孝顺父母,往往只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身体健康,却忽略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老年人一生忙忙碌碌,到了老年,他们想要的就是儿女在身边环绕,家中充满欢声笑语。现在,很多年轻人为了生活在外地打拼,不能留在家里陪伴老人左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亟待全社会关注。
前几年,“常回家看看”立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儿女常回家看看。只是,这样的力度还不够。其实,少数儿女不探望父母并非完全因为没有时间,而是没有把探望父母这件事儿放在心上。多想想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付出,儿女应多一些感恩之心,现在交通条件又那么发达,抽出时间探望父母并非什么难事儿。孝顺父母、关爱父母、陪伴父母,是做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孝心最好的表达。
当然,面对这些独居和空巢老人,政策要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需更加健全,如多组织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建立老年活动中心,让老人们能够一起聊天、下棋、打牌、跳舞等,让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关注。
作者:朱虹瑛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