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保护好这份独特的记忆

2017-03-20 08:1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报载,绍兴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徐永海从2015年起,走遍越城区大街小巷,为72棵古树名木拍摄了近千张照片。近期,由他参与拍摄结集的《绍兴古树名木》一书即将出版。在这本摄影集中,可以看到有“绍兴第一树”之称的延安路1036年树龄的樟树,也可以看到绍兴大剧院西侧611年树龄的桂花树、人民西路浦发银行前136年树龄的广玉兰等古树。名木,则有绍初教育集团龙山校区鲁迅工作室前的2棵枣树,青藤书屋内的一棵女贞和一株紫藤等。

看着这些古树名木,一定能够掀起许多人记忆的波澜,也能引出一段段美好的往事。“留住乡愁,从传承保护开始”。乡愁是一种情愫,这种情愫,是情感的,却也离不开物质的寄托。有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古树名木,人们的记忆就有了更清晰的脉络。

一座古城何以体现历史文化,一座大宅何以见证其古老,古树名木是最好的代言人。很难想象,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没有苍翠的古树,她又怎能绿起历史文化的浓荫;一条古老的街道,没有了名木,她又该是怎样的郁郁寡欢和落寞?从科学价值来说,古树名木也是研究当地历史、地理和气候变迁的宝贵资料,是地方记忆的活化石。旅游的兴起,也让古树名木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说到了阿里山?”那一棵著名的红桧,高58米,胸径6.5米,树龄有三千多年,木有香气,自然就成为了阿里山的“镇山之宝”。同样,黄山没有了那棵高10.2米、树龄1000年的迎客松,黄山又会少了多少神奇色彩呢?

在保护古树上,香港人是值得尊敬的。为了保护见证了香港百年沧桑的一棵榕树,当地在修建太古大厦时,将树下面的成千上万吨山石全部掏空取走,造了一个直径十八米、深十米的大花盆,花了两千三百八十九万港元。如今,榕树与太古大厦相映成趣,成了当地人最喜欢的景色。同样,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和许多工程中,为古树名木让路,为他们做昂贵的保护措施,也已渐成常态。

保护好古树名木,保护好这份独特的记忆,需要每个人担当起自己的责任。

作者:关育兵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