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正在进行相关议程,围绕“两会”的话题越来越多,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口中金句到“我向总理说句话”的草根之音,从2016年的政府成绩单到对2017年的工作展望,从两会新闻发言人这一闪亮角色到代表委员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中国式自信”,更彰显了民情民意。
特别是新闻发言人傅莹发布会讲故事式回答问题,不仅让外媒感慨“中国式自信”,也更讲出了咱们老百姓自己内心的话语。无论军费的按比例增长还是环境保护的“持久战”,发言中既紧扣民生,又客观公正,不仅让世界聆听到中国的心声,也让老百姓有一种共鸣。其实,除了对新闻发言人的高度关注,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怀信心,笔者认为,之所以说“两会”盛大,不在讲排场,而在于参与者的大,议论的事情大。
两会之“盛大”,不仅仅是几千名代表、委员齐聚北京,代表着十几亿人民参政议政,会议规模大。两会进行中媒体还开通了直通两会的诸多渠道,给了广众参与两会的充分机遇,拉近了两会与百姓的距离,普通百姓也可以畅所欲言,说自己关心的事,表达自己的意见,为两会献言献策。一条微信,街头访谈,都可能“抵达”两会,使两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亿万人民皆可参与的“人民大会”。
再看两会的热点议题,看似“国家大事”实则民生小事,“信息保护”、“房地产税”、“雾霾治理”“文化服务均等化”、“全面二孩一周年”,这些议题可以说涵盖了从国家总体规划发展,到医疗卫生、住房、教育、养老,环保、物价、工资、就业、农村、网络等等,包罗万象。代表委员们提案无不是紧扣民生小事,以小见大。
盛大两会,实则是大中有小,小中见大。两会上的“大”与“小”,充分展示出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展示出中央政治开明,改革坚定,彰显了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以民为本、以民生为天的决心,实际上都是人民意志的大体现。
环境在变,两会也在变。但变的是议题和形式,两会来自于人民的立场不会变,代表人民的意志不会变,作为每一个国民,对两会要关注,要赞誉,更当强化主人翁意识,从盛大两会中领悟出自我的责任,牢记“位卑未敢忘忧国”,与党中央同心同德,立足岗位做奉献,让小小的我,在国家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大事业中,更增砖添瓦。
作者:江成中 编辑:俞朝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