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让更多的差异得到尊重

2017-03-06 09:1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其中一条政策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关注:就读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出生截止日不再一刀切地定在8月31日,而可以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统筹确定。随后,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表示省内各地的入学年龄截止日由11个地市自行制定,并不做统一要求。

长期以来,为了体现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在入学年龄上一直都是“一刀切”,而事实上,不同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是非常大的,有的可能六岁就能适应小学生活,有的孩子可能要到七八岁上学才能坐得住。教育部门对入学年龄的松绑,让人们看到了教育部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体现着发展的共同特征,又表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由于遗传、性格、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存在着很多差异。有的懂事,有的顽皮;有的早慧,有的迟钝。设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从6岁开始就接受严格的学校教育,发育相对延迟的他就难以适应学校生活,可能就很难有以后的发展了;如果王安石笔下天资聪颖的仲永从小就抓紧时间接受良好的教育,长大以后就不会“泯然众人矣”。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就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最好的发展。

今天,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求正日益成为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识。推行课程改革,实施新高考,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选课走班,分类分层教学,自主招生,学生的差异性正在得到愈来愈多的尊重,尊重差异的曙光正在普照每一所学校,每一户家庭。

但是,也应看到,在许多方面,学生的差异性还没有得到很好尊重,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上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说不同学生能否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能否选择不同的考试题目,能否给不同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等等。当然,如何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是教育教学面临的一大难题,它需要打破固有的教育教学秩序,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这是一个逐步突破的过程。

尊重学生的更多差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就能让学生更幸福地成长! (何学港)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