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计划,2017年度越城区新拆项目13只、续拆项目23只,共计194.73万平方米,接近过去10年拆迁改造总量。(2月7日《绍兴晚报》)
春节刚过,越城区灵芝镇洋渎村、小观村拆迁集中签约启动,打响了越城区拆迁改造工作的“第一炮”。今年,该区共安排3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拆迁的面积接近过去10年拆迁改造总量。彰显了只争朝夕、闻鸡起舞、不畏艰难、敢啃“硬骨头”的实干精神。
城中村改造,是改造城郊接合部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小区配套设施,造福百姓的一项惠民工程。城中村改造事关居民切身利益,在巨大的利益再分配面前,也极易引发矛盾纠纷。更有甚者,少数居民由于自己的不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或者发现自己得到的“便宜”比别人少,于是心理上不平衡,产生了不满、抵触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政策疏导,很容易沦为不愿拆的“滞留户”,从而拖延城中村改造顺利实施的脚步。
“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出古城拆迁改造新气象。越城区专门组建了6个专项工作组、31个征收工作组。推出了拆迁改造竞赛活动,每月对相关街道、工作组完成情况进行“一月一排名,一攻坚一考核”。这种“赛马”机制的确立,有利于促进拆迁改造,也有利于在重点工程一线考察干部、发现干部。
城中村拆迁改造能否顺利实施,还需要干部及时听取居民合理的意见、建议,让其充分享受到应得的政策“红利”。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越城区与绍兴高新区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此次调整后,进一步发挥了越城区职能优势,有效整合了区域内各类要素资源,提升了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让老百姓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但在政策接轨上尚存在一些不平衡,如越城区和高新区在城中村改造政策上还没有完全“对接”,“一区两策”的历史遗留问题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城中村改造拆迁政策的统一,已纳入越城区委区政府议事日程。随着政策的日趋完善,有关部门和党员干部要做的是,进一步宣传好城中村改造政策,使之家喻户晓;执行好城中村改造政策,做到党员干部带头签约,带头腾空,带头拆除;监督好拆迁政策的落地,做到不乱开“口子”,不让老实人吃亏,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只要干部沉下心,倾听居民的意见建议,用足用好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坚持制度刚性度和处置灵活度相结合,举全力,下猛药,扫清拆改障碍,就能改变一个村从年初拆到年末这种“慢拆迁”现象,从而坚定不移地打好今年城中村改造快速拆迁、大面积拆迁的战役。(舒言)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