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第一”贯穿到“八大战役”的全过程,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每个环节,让安全与发展齐飞,带给人们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进入鸡年,安全生产有些“鸡犬不宁”。2月2日,温州文成发生一起民房坍塌事件,共有9人被埋;2月5日,台州天台一足浴店发生火灾,造成18人死亡,18人受伤;2月8日,安徽铜陵一化工厂发生爆炸,整个城市瞬间变成白昼,一张蘑菇云似的火球图片在朋友圈刷屏,足见爆炸威力之巨大。接二连三的安全警钟,一再提醒人们必须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故发生后,按照危机管理的模式,除了当事者需遭调查与追责外,各地、各部门都迅速开展危房、消防、爆炸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以杜绝类似的悲剧重演。我市各级领导日前也分赴基层一线和重点区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要求全市上下,举一反三,警钟长鸣,以“别人生病我吃药”的姿态祛除安全隐患,筑牢安全生产底线。
确实,谁都不愿意看到事故发生,更不愿意在自己身边发生。当一场事故悲剧上演时,人们除了对罹难者表示哀悼,对责任人予以追责、问责,最重要的是要引以为戒,排除一切事故隐患,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安全生产的“海恩法则”告诉人们: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只有及时把事故隐患清除掉,才能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从现代管理学原理分析,一起事故发生看似偶然,其实背后都有其必然的因果关系。从主观意识看,是人们对安全生产怀有侥幸心理,导致事故隐患在不经意间突显杀机,造成人员财产重大损失。从经营主体看,有些企业对安全投入不足,对隐患排查不力,对日常管理不严,唯经营业绩为上,最终导致隐患变成事故,酿成大祸。从监管体制看,有些部门把监管责任只停留在口头上、止于文件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一旦事故发生,一切都为时晚矣。
责任重于泰山,生命高于一切。坚守安全生产红线,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所在。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状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抓好安全生产,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社会各界都要防患于未然,在预防上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安全防线建立在企业和基层一线,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环节。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安全风险加大、隐患增多,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地要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在预防和治本上下更大功夫,切实抓好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筑牢安全的防护堤,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造成重大损失的事故责任人要从严查处,对失职渎职者要严厉问责,坚决做到“零容忍”。
世间万物,生命最宝贵;百业兴旺,安全最重要。在新一年里,全市上下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安全第一”贯穿到“八大战役”的全过程,落实到现代化建设的每个环节,让安全与发展齐飞,带给人们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劭平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