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庆丰包子”的话题,最近比较火。近日去越城区县前街北京庆丰包子铺尝鲜,发现北京小吃品种很丰富,如老北京炸酱面、老北京醋卤面、猪肉大葱包子、炒肝等,一时间数也数不完,尝也尝不完,去该店消费的客人几乎爆棚。笔者感叹北京小吃在绍兴走红的同时引发思考,当下荣禄春、同心楼等这些为我们老绍兴所熟知和喜爱的“绍兴味道”逐一被“换主”“易容”后,我们该去哪里找回那份往日的情怀和回忆呢?
曾几何时,绍兴传统小吃品种众多且享有盛名。望江楼喉口馒头令许多老绍兴念念不忘,荣禄春的美味小笼也让市民回味无穷,同心楼饭店那简单实惠的早点使不少老年朋友趋之若鹜……然而,如今一个个“老字号”品牌,竟陷入不景气的境况,日渐式微并最终或转行或压缩,导致很多绍兴美味传统特色小吃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
此次北京庆丰包子铺作为传承中华美食文化的老字号,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从用餐环境、食品品质、安全保障等多个维度全面发力,为消费者创造优质的用餐体验,让庆丰传统美食在新时代焕发出“青春活力”,很值得我们绍兴小吃业学习和借鉴。
如何在保证特色、传统的同时,推陈出新,打造绍兴小吃区域品牌,使之成为绍兴的又一张城市名片,这应成为绍兴有关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去年11月份我市有关部门组织过绍兴市特色餐饮十大名小吃认定活动,十大绍兴名小吃从全市众多小吃中脱颖而出,然而仅仅认定这些小吃还远远不够,在这个饮食和娱乐一样“百花齐放”的时代,咱绍兴小吃就应抱团考虑突破,如围绕绍兴传统小吃做文章,通过不断创新,让“绍兴味道”品种和口味更加丰富,在菜式和饮食环境中融入更多的绍兴元素,并坚持传统特色小吃的质量和安全。对于一些老字号小吃,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能够在税收、品牌保护、甚至在用地、水电、用工方面等给予倾斜帮助,如此才能让“绍兴味道”演绎更出彩的故事。还有“抱团作战”就应统一店名,改变“散兵游勇式”的面貌,通过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形成标准、规模和特色,做出绍兴小吃品牌,才能不断壮大。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大潮中砥砺前行,独占鳌头。
作者:倪勇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