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绍兴晚报》报道,市阳明小学为一二年级孩子量身定制了一套评价方案,孩子们面对的不是考卷,而是“小阳明游学之旅”。一年级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游戏中完成了第一次期末考试。
今年,我市不少小学低段学生不再参加传统的纸笔考试,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形式的“乐考”:数学考试变身为购物体验,语文考试则是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等等。期末考试“变脸”后,考试评价方式从注重知识能力转变为关注核心素养,从单一的纸笔考试转变为展示性、演示性综合测评,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提高了学生参与积极性和考试兴趣,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客观地了解学生,让家长摆脱分数的束缚,看到全面发展的孩子。
考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起着指导教学和评估学生的作用,能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开展和师生不断向前发展。但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欢乐,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仅有考试方式的变革远远不够,还需在课堂教学上进行探索。
应该讲,这些年来,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绝大多数学校在课堂教学上已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变革,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好评。但是,也应看到:一些学校尽管在考试中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变脸”,可一回到课堂,依然是讲声一片,秩序井然;依然是双手平放桌面身体坐得笔直的学生;依然有许多作业让学生不断地重复抄写。一些教师也更多地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总忘不了提醒学生要“吃”透课本内容,即使是5以内的加减法,也要变换出数十种不同的题型来,以致使一些会基本运算的孩子也照样出错,背离了教学的实用性一面。教学脱离学生生活和实际,学生就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因此,期末考试“变脸”后,还需进一步提升目前的课堂教学。这就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在课堂教学上应更加开放,更加凸显对核心素养的追求;老师应不断创新思维,进一步改变日常教学中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如果学校教师总是设法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课本之外的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总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那么,学生将会在学校里幸福地成长!
(何学港)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