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绍兴霉豆腐走红的启示

2017-01-23 07:5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据浙江在线报道,绍兴检验检疫局日前公布了一组数据:2016年,绍兴出口豆腐乳1233吨,金额达286.1万美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1.3%,最近五年基本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豆腐乳俗名霉豆腐。绍兴曾是著名的霉豆腐生产之乡。然而,曾几何时因为一个“霉”字让人不敢恭维,绍兴人对家乡的霉豆腐也很少提及。其实,“霉”是指在制作这种食品中,需要经过一段发酵的过程,这种发酵工艺要靠一种霉菌来进行分解,民间将这种菌变称作“霉”。此“霉”与我们平常理解的“霉变”“变质”不可相提并论,两者不是同一回事。根据权威机构检测得知,豆腐乳在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亚硝酸盐,也不会致癌,制作豆腐乳的霉菌只是将豆腐乳中不易分解的物质分解出来,产生鲜美的味道,其本身不会产生霉素,何来致癌?

霉豆腐在西方称之为“大豆奶酪”,他们从中国进口豆腐乳后经常进行检测,当他们了解到中国豆腐乳的制作方法后也不得不承认豆腐乳是一种卫生食品,它具有醇、酯、有机酸与氨基酸,比直接吃大豆更容易吸收,所以豆腐乳在西方慢慢走红。作为霉豆腐之乡的绍兴,大可从豆腐乳走红这件事上受到不少启示。

一是绍兴本地的传统食品大有挖掘推广的价值和潜力。绍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综合性的,既体现在人文思想层次的精神层面,也体现在衣食住行的物质层面。现在,绍兴黄酒是为世人公认的一种著名酒品;臭豆腐、霉干菜蒸肉也已走出绍兴深巷,走上了大江南北许多餐馆的餐桌;豆腐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接下去又会是哪一种绍兴食品能够像前者那样走南闯北、越洋过海呢?我们心里恐怕都未知。然而,绍兴独特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其别样的饮食文化,可谓风味独特。鲁迅笔下咸亨酒店的茴香豆,周作人回忆故乡的各种小吃,还有众多从绍兴走出去的作家津津有味地念叨他们在家乡吃过的食品,均显示了绍兴传统饮食文化的价值。期待更多的绍兴传统食品能够走出绍兴,赢得更广阔的市场。

二要尊重历史形成的名称,没必要随便更名。豆腐乳在绍兴向来叫作霉豆腐,听说有人对“霉”字不以为然,认为这“霉”字会坏了绍兴豆腐乳的名声。其实他们不了解霉菌有坏的,也有好的,而制作霉豆腐恰恰是好的霉菌在起作用。所以应该允许霉豆腐这种通俗叫法的存在,没有必要随便给它们更名。同样例子还有霉干菜,难道叫了“梅干菜”就可以掩盖其在制作过程中要经过霉变的工艺事实吗?

三要借助互联网、现代物流,让绍兴传统食品走得更远。绍兴豆腐乳的走红是因为出口大增,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数字在增长,让人感到欣喜。现代商品流通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购这种崭新形式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但打开各种网站,有关绍兴食品的网购却不是很多。绍兴食品要冲出本地,扩大影响,走向四面八方,电商是无论如何不可忽视的,呼唤有心人尽快在这方面建功立业。 (李敬佑)

作者:陈文华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