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美丽乡村建设重在以人为本

2017-01-14 09:5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是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村内生动力,真正让广大村民共建共享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形神兼备,越建越美

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一大批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乡村应运而生,成为村里人生活的幸福家园,城市人向往的休闲乐园。

但是,也有一些村庄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却见不到理想的建设成效。花大量资金建成的项目质量欠佳、管理乏力、无人问津,集中整治后的环境卫生没有几天就回归原状,刚竣工的道路就起砂、积水,坑坑洼洼……有的甚至由于野蛮施工,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遗存。由于没有把村民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建设目标没有围绕他们的实际需要,建设过程没有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建成的项目没有得到他们的共同呵护,即使花再多的钱,打造出来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乡村“花瓶”,过段时间就“只剩瓶子不见花”了。

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目的是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激发农村内生动力,真正让广大村民共建共享幸福家园,让美丽乡村形神兼备,越建越美。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产业聚人气。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素。如果没有蓬勃发展的产业,没有创业创新的环境,就留不住人。一个空村再美,也只是一个没有生气的“景点”而已,永远成不了美丽乡村。所以,建设美丽乡村首要任务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产业。现今不少地方正在大力发展的乡村旅游业、特色农业、配套工业等,都是很好的出路。

二是文化提人品。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农民在富裕起来之后,最缺的就是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可以通过发掘传统乡土文化,重读国学经典,发展现代先进文化,提高老百姓的文化自信,培养新生代农民,以村民人品的提升,促进美丽乡村品质提升。通过乡村文化建设,强化文化引领,不断提高人的品格、品德与品行方面的素质,改变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提高村民幸福指数,让乡村更加和谐有序。

三是乡情续人脉。乡情是人们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每一个离开家乡的游子,无论走多远,无论长多大,心里总会带着浓浓的乡愁。家乡的发展,家乡的面貌,总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可以通过乡贤会等形式,引导在外打拼的村民,经常回家看看,走乡亲、听乡音、诉乡情,把先进的思路带回来,把信息、资金、技术引过来,共同参与家乡建设和发展。同时,还要引导村民热情真诚对待前来旅游、购物、投资、创业的城市居民,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纯朴的乡情乡韵,找到回家的感觉。

四是班子凝人心。村级领导班子是农村建设发展的“主心骨”。实践证明,每一个创建成功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都有一批具有较强凝聚力和执行力的村干部,尤其是有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威信、有担当”的“一把手”。软弱的领导班子往往导致人心涣散,工作难以正常推进。所以,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把村干部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精心做好村干部的选拔培养工作,引导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丽幸福家园。

总之,只要牢牢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村民需求,关注百姓感受,发挥群众力量,就一定会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道路上少走回头路、少花冤枉钱。

作者单位 上虞区农办

作者:陈文祥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