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绍兴,一座被鉴湖水波与越中青山浸润的古城,骨子里流淌的不只是黄酒的醇厚,更有一种深邃灵动的哲思。五百年前,这种哲思凝聚成一个不朽的名字——王阳明。
绍兴,是王阳明生命的起点,也成了他思想永恒的回响之地。
2025年10月31日,王阳明诞辰553周年纪念日,2025阳明心学大会在绍兴开幕。大会以“阳明心学与文化力量”为主题,汇聚海内外学者与爱好者,共论心学与人类文明的交融互鉴,探讨其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这场盛会,犹如一盏穿越时空的心灯,再次照亮了“致良知”的万千路径。
五百年云烟过眼,为何阳明心学依然熠熠生辉,照彻今人心灵?答案,或许正藏在这座古城的青石板路与流水人家之间。

(二)
桂花香满正宜秋。每年此时,作为大会永久举办地,绍兴都会迎来高朋满座,共襄盛举,为阳明心学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今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绍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扛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依托阳明心学大会这一平台,传承弘扬心学精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产城人文”融合注入强劲动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绍兴智慧。
正如市委书记施惠芳在大会致辞中所言:“我们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持续汲取阳明心学的精神养分,积极探索以文强产、以文润城、以文化人新路子,全力绘就‘心学圣地’新图景,更好展现阳明故乡新风采。”

阳明故里 章斌/摄
(三)
一盏心灯传百代,千秋肝胆照群贤。
自2020年首创至今,阳明心学大会已成功举办五届。它不仅是思想交流的高地,更成为一座联结古今、沟通中外的文化桥梁。五年来,绍兴作为阳明心学的发端地、成熟地与传播地,自觉肩负“为往圣继绝学”的时代使命,系统推进心学的内涵深化、资源活化与传播优化。
以系统化研究,探寻思想之光。编纂《中国心学》学术刊物,落地国际儒学联合会阳明研修基地、浙江省稽山王阳明研究院等重大平台,让阳明思想绽放新的时代魅力。
以活态化保护,延续文化之脉。修缮阳明洞天、阳明墓等遗迹,建成阳明故里、阳明园等文化地标,成立全国阳明遗迹地联盟,发布“绍兴阳明文化十景”,让静止的遗产“活”起来,“走”进现代生活。
以多元化叙事,拓宽传播之路。每年举办阳明心学大会和祭祀典礼,创新推出教材、戏曲、纪录片、歌舞、话剧、短视频等作品,持续加强与国外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让阳明心学从绍兴走向更远的世界。

阳明故里 章斌/摄
(四)
一城风骨一城魂。
因了他,绍兴的每片乌瓦白墙仿佛都在诉说心性光明的故事,每道小桥流水都映照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澄澈境界。
三年前,绍兴阳明故里及纪念馆正式开放,迅速成为全国游客的“打卡”热土,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引发持续关注。就在不久前的国庆长假,故里推出沉浸式演出《阳明那些事》,带观众穿越五百年的时空,“面对面”感受先哲的思想历程,再次点燃了大众对心学的热情。
而阳明心学赋予绍兴的,远不止于文旅热点。“阳明”二字,早已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从“阳明中学”“阳明酒店”到“阳明洞天”……先贤的精神遗产,在街巷阡陌间生生不息。
553年后的今天,阳明思想更是历久弥新,它它属于绍兴,也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绍兴,正以“知行合一”的智慧与实践,书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当代、走向未来的生动答卷。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倪妮 编辑:杨寒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