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年“五一”,没想到机关食堂火上了热搜。重庆荣昌、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黟县……全国多地政府机关食堂在假期纷纷“开门迎客”,上演一出热闹鲜香的“宠客”大戏。
其中,重庆荣昌以20余道本地特色小碗菜让游客一站式品尝本土美食,首餐便吸引了5000名游客前来体验。“美食很有特色”“味道很正宗,价格还实惠”“开放政府机关食堂的做法很接地气”,人气火爆,游客赞不绝口。
一顿饭的实惠,其实远不止是一次便捷的就餐选择,让游客体验感爆棚的是一座城的亲和与包容,是一种被“宠粉”的满足。在各地文旅的“宠粉神操作”中,还有一个例子值得一提:山东日照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玩不尽兴,现场洒蛤蜊提升游客体验,绝不让游客“空手而归”……正是这样的极致的性价比和高度的精神愉悦感,深深契合了当下多数人的旅游消费心态。
在绍兴也不乏类似情形。近段时间苦楝花盛开,绍兴古城花树组合的独特景观火出圈。围绕“楝花飘砌,簌簌清香细”的风雅景致,还衍生出了苦楝树版citywalk,市民游客穿行于古城,用脚步串联起书圣故里、八字桥、仓桥直街、以及西小路……打打卡,拍拍照,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心情,花不了多少钱,也能够很开心。
由此看来,各地推出的诸如开放食堂、免费停车、住宿优惠等举措,也都是Get到了游客的内心需求,给出了诚意满满的“心”价比。
(二)
苦楝树版city walk只是穷游省钱?政府机关食堂放下身段只是作秀?其实不然,四个字“都不白来”才是终极目的,一场旅行里,当情绪价值的供给和获取丝滑形成闭环,文旅新的流量密码就此解锁。
不难发现,这两年文旅盛景中出现的一些现象,从特种兵24小时打卡短视频的爆火,到淄博“尔滨”天水等城市接二连三跻身文旅顶流,本质上是广大人民旺盛的出游需求。“出去走走”已经为群众创造幸福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快节奏生活里拥有片刻诗意的栖息无疑是值得期待的,不花钱或者少花钱获得片刻的愉悦,也是在疏解当下的社会情绪。
当游客不再执着于攀比性消费,转而追求更具情感共鸣的沉浸式体验;地方政府突破传统管理思维,开启宠客模式重构政民互动关系,消费降级了吗?并没有,相反如今的人们更愿意为情绪价值付费,普通的花树与江南水乡意境相得益彰,散发出新中式美学的魅力让游客慕名而来,实际是在消费一种文化想象,而情感共鸣为游客的消费决策带来强大驱动力。
政府食堂的宠客模式实则将地方美食转换为城市名片,降低消费门槛,多个城市免费停车,也是一种“主客共享”的情感联结,让游客感受到的不是管理约束而是服务温度,情绪价值直接拉满,“都不白来,下次还来”,比起实用实惠,游客的享受更多源自被尊重、理解、支持的舒适感。
(三)
假期已经过去,如何用满满的“心”价比拉高游客体验的性价比,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绝不能丟的一定是干实事和会吆喝。游客青睐全过程的优质服务,旅游的体验如何,往往也是地方文旅能否出圈的关键。获得内心畅快的情绪价值后,许多游客会拍摄短视频上传,短视频交互性强,一旦引发情感共鸣,传播速度及范围便大幅提升,形成现象级传播,创作者获得了被肯定的成就感,地方文旅也因此收获了讨论度。
在当今互联网平台上,已经有不少官方文旅账号放下身段,主动玩“梗”创作出更符合流行趋势的短视频,不仅吸引了网友的频繁互动,也让人在不经意间加深了对城市的印象和期待。
善用媒体营销与做好服务双向奔赴,地方文旅必将把握新时代情绪游的流量密码,实现口碑和效益双赢。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宋玥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