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季夏沓至,半载既往。一场鼓舞人心的“大比拼”激荡绍兴。
7月11日-13日,绍兴开展半年度“图强争先”大比拼重点项目集中调研活动。施惠芳、吴登芬、谭志桂、魏伟、王涛等市四套班子领导,深入6个区、县(市)和滨海新区,调研15个重点民企制造业项目。
在现场,市领导们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问题诉求,持续营造比学赶超、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一批批重点项目火热推进,一个个重点工程建设正酣。绍兴大地上,处处涌动着奋勇争先的激情与能量。
(二)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走在前列。眼下,绍兴正迈入下半年比拼赛道,市领导们此时集中调研重点项目,颇具深意。
首先是项目为王。项目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今年伊始,绍兴“新春第一会”明确提出,要聚万钧之力发展“高质量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做极致、干精彩、看实效、争一流”的主战场。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锚定目标后,绍兴不遗余力大抓招商,重抓服务,狠抓建设,越来越多的“尖、新、强”项目落地壮大。
其次是拉动经济。绍兴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GDP总值1852亿元,同比增长7.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9%、8.1%、8.0%,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分别为39.2%、50.1%、31.9%。纵观此次集中调研的15个重点民企制造业项目,均是新引进、新落地、新开工的重点项目,涉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领域,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值得无限期待。
最后是区域竞争。众所周知,项目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关键要素。今年,全国多地不断刷新项目清单,如江苏省重大项目总数增加112个,广东全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08个,年度计划投诉上万亿……时不我待,冲刺全年红,绍兴必须全力以赴。市领导们这次调研极大地鼓舞士气、催人奋进,让全市上下进一步点燃了“图强争先”的拼搏激情。
(三)
经济社会发展大浪淘沙,唯善谋敢为者勇立潮头。
在新质生产力的竞争中,绍兴高瞻远瞩,赛道清晰,一大批项目聚焦专精特新,正在各地加速崛起。
如三花智能装备研发制造项目引领三花迈入智能化设备研发制造新赛道,重点攻关标准化、柔性化、模块化等关键技术,研发生产智能化成套装备;
越芯半导体集成电路先进测试基地项目致力于提供高端芯片测试、电路封装、晶圆加工等一站式服务研发,自主研发了业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测试公共服务平台,为集成电路行业提供了以IT 化、自动化、智能化为特色的高端芯片测试解决方案。
各地围绕主导产业延链补链,通过招大引强、龙头带动,加快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不少尖端项目剑指国外垄断技术,助推地方产业深度发展。
如星柯先进光电显示产业项目,将布局最先进光电显示产品和技术,打造绍兴“芯屏” 制造产业集群;
孚诺林高性能含氟新材料项目将建成国内第一条悬浮法生产线,解决“卡脖子”问题,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致力成为全球最大的 PVDF 生产基地;
浙江日发纺机技术有限公司的日发智能新型装备产业园项目将生产喷气涡流纺新型纺纱装备智能产线,解决了涡流成纱卡脖子技术及纱线自动接头等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产替代。
低空经济也是这次调研的亮点之一。
如一电航空华东总部研发制造中心暨低空经济产业基地项目,将成为我市争创全国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市的核心承载;
浙江宜通华盛科技有限公司的相控阵气象雷达及气象科技产业研发智造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全省相控阵天气雷达智能智造市场空白,带动上下游 100 亿产业规模。
(四)
倾听拔节之音,感受澎湃动能。
这场“图强争先”大比拼重点项目集中调研活动,比的是实干,拼的是质量,燃起的是斗志。
绍兴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之“稳”,力求在项目建设的主赛道上,跑出绍兴“加速度”,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中打头阵、当尖兵、作示范。
大鹏一日同风起,绍兴发展未来可期。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屠妍婷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