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考场“抢人”,“指尖”减负,给绍兴的实效观点赞

2023-12-18 15:31

来源:

(一)

最近有两个新闻引起了漫谈君的注意。一是不久前的浙江省公务员考试,绍兴越城区有关部门在考场门口用展板展出“求才”政策,引起了不少考生的关注。

另一则新闻,则是近日由绍兴市纪委市监委牵头开展的“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专项整治行动,删减了超六成政务类App,基层干部日均使用时长减少约40分钟。

离实际工作更近一步,离务虚程序更远一点,一增一减的背后,是绍兴人一直以来追崇的实效主义。

(二)

到公务员考场门口摆招贤求才的“龙门阵”,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蹭流量”,而是一次目标精准的“城市营销”。

公务员招录考试的招生,大多拥有高等学历。而报考绍兴市或越城区岗位的考生,又“往往对这座城市较为青睐,是可以重点争取的对象”(越城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语)。但公务员的岗位始终是“僧多粥少”,在这批赤诚与能力兼具的莘莘学子奔赴绍兴考试的时候,适时宣传城市特色和人才招引政策,不仅有更大机会求得人才,而且还会让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们对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绍兴,也许因此成为他们此后人生规划中的一个选项。

做事得法,事半功倍。“得法”的导向,正是实效观。

指尖上的减负,为的是让更多干部能够从一部分“打卡”“报送”“排名”等务虚的业务中解脱出来,腾出精力去创新工作,去离产生实效更近的地方。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现在我有了更多时间走下去解决问题。”

(三)

“追崇实效”的精神,是绍兴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之一。

大禹吸取父亲鲧的失败经验,改堵为疏,成就治水功业;东汉王充在2000年前,就提出“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的实证之学。新中国初期,“枫桥经验”石破天惊,开创了基层治理的实效模式。

绍兴古城

改革开放后,绍兴大地发生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实现了由资源小市向经济强市的飞跃,由传统江南小城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迈进的跨越,由满足温饱向追求品质生活的超越。在创新引领下,全市生产总值从1983年的22亿元,跃升到去年的7351亿元,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千分之六的生产总值,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第29位。

这铿锵的每一步,无一不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现实写照。

(四)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将新时期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其中,注重现实、讲求实效的“务实”精神是浙江历史世代传承的风尚精华。

绍兴大地,也正用实绩不断地擦亮“实效”风尚精神。

遵循新发展格局理念,绍兴从老“三缸”迈入新“三片”,经济动能转换步伐铿锵有力。连续两年获国务院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督查激励,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全省首个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今年以来,绍兴市委更是明确提出以“做极致、干精彩、看实效、争一流”作为各项工作的引领与标准,全市掀起“敢为善为、图强争先”实绩比拼,“发展进位”“产业进阶”“城市进级”“民生进步”,绍兴每项KPI上都有注重实效的奋斗身影。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王薇 编辑:陈文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