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百年电影史上,一位绍兴籍的导演频频翻红。
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在短视频平台爆火,《牧马人》的糖,把年轻网友都磕晕了。
《牧马人》剧照
一句“中国是我的,也是你的”,让《高山下的花环》被称为“国内战争片的巅峰”,以9.5的高分进入豆瓣top250。
《高山下的花环》剧照
11月21日,正逢谢晋百年诞辰。漫谈君想借此机会谈谈谢晋,谈谈这位绍兴上虞的儿子。
(一)
据传南宋时期,晋太傅谢安后裔,踏着洪荒芜草,从东山一路向北,在上虞夏盖山脚下停住了脚步。
文明之火延续到了数百年之后,1923年,谢晋在上虞谢塘镇晋生村出生,是谢安的第53世孙。
上虞是谢晋导演“艺术意识和爱国精神的启蒙之地”,他的电影梦从这里起航。
从《鸡毛信》和《红色娘子军》,到《天云山传奇》和《芙蓉镇》,再到《女儿谷》和《鸦片战争》,谢晋有太多的电影作品成为了经典。
谢晋在电影中倾注着他对家乡、对家乡人民、对家乡文化的浓厚情感,他将那种潜存于心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内化于情绪铺陈,外化于家国叙事。
《舞台姐妹》剧照
取景大多在绍兴柯桥、上虞曹娥江和嵊县乡下的《舞台姐妹》,是谢晋“最动感情”的一部影片,“越剧姐妹的流浪学艺之路,也是谢晋学艺旅程的写照,是他对故土的深情回报。”
“上虞谢家塘是我的故乡”,在谢晋八十大寿的宴会上,谢晋导演深情地说:“我始终感谢故乡山水对我的哺育和故乡文化对我的熏陶。这些年来,我能为繁荣祖国的电影事业拍摄了一些受到观众喜爱的影片,离不开家乡对我的滋养。”
(二)
1982年上映的谢晋电影《牧马人》,在2023年依旧与年轻观众建立着心灵链接,这也恰恰印证了那句“时代有谢晋,谢晋无时代”。
是什么让谢晋的电影有了超越时代的魅力?
20世纪50年代,在新中国电影话语的探索中,谢晋执导的《水乡的春天》《女篮5号》《黄宝妹》等影片都蕴含着深邃的人文情怀和浓郁的人性关怀。
《芙蓉镇》
20世纪80年代,时代彰显出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为核心的话语诉求,谢晋的《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作品终保有对民族的深情眷恋,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对历史与人关系的深邃哲思。
20世纪90年代,谢晋在创作中对“人民性”的坚守使其保持着不竭的探索精神与人文关怀,并逐渐沉淀为一种“以人为本”的艺术执著。影片《最后的贵族》便夹杂着谢晋试图自我超越的决心。
“我最好的电影还没有拍出来,我还要继续拍下去”,是谢晋挂在嘴边常说的一句话。
什么是真正的好电影?“能留下来的电影。就是已经看了很长时间还是可以放,放了几十年了仍然在放的电影。”
(三)
提到谢晋,他五捧“百花”,两唱“金鸡”,七次在国际影坛摘冠,75岁获封“当代电影大师”,82岁时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这是真正的“一代国师”。
谢晋对中国电影的贡献,远不止他的作品带来的影响。
知名演员、导演、编剧姜文说过:“没有谢晋,就没有我后来做导演的勇气。”
在谢晋诞辰100周年纪念暨“与时代同行”电影发展主题研讨会现场,知名导演、演员陈思诚怀念恩师谢晋时,依旧记得那句“真正好的电影,一定是时间留的下来的电影”。
“上虞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好,你们是谢导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首位“百花影后”祝希娟在现场真诚地感谢谢晋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
谢晋是中国电影的“教父”。在纪念谢晋诞辰100周年的时间坐标上,我们回望谢晋导演的一生,也延续着他的梦想和精神。
今年8月,“谢晋青年电影扶持计划”正式启动。70多年前,谢晋导演的电影梦想从上虞起飞,今天,谢晋的光辉依旧指引着电影人。
(四)
今天,在东山脚下,曹娥江畔,高朋满座。谢晋生前的伙伴们回忆起和谢导的相处往事,表达了对谢晋的深切缅怀。
昨天,在上海福寿园谢晋的雕塑前,新时代的演员戴着火红的围巾,动情地发问:
“谁在黑暗中点燃火柴?
谁在夜幕上构建星海?
谁以作品穿越了时光尘埃?
谁用思想激励着新生一代?”
——当然是谢晋。
时间长河之水能淘出人类精神食粮中的金子,下一个百年,人们仍然会记得谢晋与他的作品。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孟周霞 编辑:杨寒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