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杭绍甬一体化发展,为何关键在绍兴?

2022-09-01 17:36

来源:

中国经济最活跃的杭州湾两岸,是长三角的“金南翼”,而杭绍甬一体化发展形成的都市圈则是“金南翼”的C位。

杭绍甬的GDP总量占浙江全省半壁江山,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大梁。这三座城市地域相连、人缘相亲、经济相融,携手共进理所当然。

今年6月,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定调11地市未来发展方向时,杭绍甬是放在一起说的——

唱好杭甬“双城记”,培育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宁波舟山共建海洋中心城市,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

杭绍甬一体化发展,为什么缺一不可?杭州是省会城市、宁波是副省级城市,作为地级市的绍兴,又将凭什么在一体化发展中找准方位、夯实地位?

(一)

“双城记”与“同城化”,堪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谁是中国最强城市CP?浙江的杭甬,必定入围其中。

杭州,数字经济强市;宁波,制造业强市。浙江着力推进这两座GDP万亿之城强强联合,旨在塑造引领未来发展新增长极的核心动力源。

不过,唱好杭甬“双城记”,音韵在弦外,关键在绍兴。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曾专门就杭甬“双城记”课题展开调研。数据显示,杭甬双城产业互投比例,与中国另一对著名的“双子星”城市广州和深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出现这样的短板,症结何在?

业内人士指出,杭州的辐射半径基本处于绍兴诸暨一带,而宁波的辐射半径是绍兴上虞、新昌、嵊州一带,两者之间没有明显重叠。离开了绍兴这个融会贯通的纽带,杭甬都是“孤城”,“双”不起来。

杭甬相望,绍兴居中,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方案由此应运而生。唯有如此,才能加快推进杭甬双城各自的辐射半径吻合起来,杭甬“双城记”才能唱到实处。

有人形象地将杭绍甬城市带比作一个“金扁担”,那么杭甬就是两头,绍兴则是中间挑起“金扁担”的“肩膀头”,是杭甬双城联动的支点。

都市圈协同发力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浪潮的大趋势。杭绍甬三兄弟组团出道,既是各自城市发展的求变求新,也是担负打造“长三角经济圈”的历史使命,在世界大变局中寻找新突破的战略抉择。

(二)

杭绍甬一体化,绍兴会不会“大树底下不长草”?杭甬虹吸效应,会不会让绍兴走向边缘?

面对这些疑问,绍兴用实干和实效回应。

杭绍甬一体化,交通先行。绍兴地铁1号线、杭绍台高速、杭台高铁、杭绍甬智慧高速……近年来,绍兴锚定“杭绍、甬绍30分钟交通圈”目标,不断推进基建项目建设,加快实现杭绍甬全域一体的交通网络跨越式升级。

产业和创新,是杭绍甬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获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绍兴还谋划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拓展区、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辐射区、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积极承接杭甬优质创新资源外溢、产业转移、服务覆盖和高校拓展,布局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和企业研究院,促动创新源头的强基跃升,共建杭绍甬产业集群带,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不断壮大。

绍兴和杭州、宁波不断探索人才、教育、医疗服务共享,共同推进杭绍亚运公交专线、甬绍市民卡一卡通等合作事项,为绍兴百姓创造提供更多更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干让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破浪前行,实干催生激发的实效又让绍兴“金扁担的肩膀头”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绍兴需要吸纳杭甬的辐射,杭甬同样需要绍兴左右逢源、赋能双边。

绍兴立足更高的站位,与同属吴越文化的杭甬两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向交通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及产业一体化、全域同城化迈进。内聚外联,活力迸射,绍兴重返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全国30强,城市能级、产业层级以及民生福祉都在持续走高。

(三)

绍兴,已经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国千分之六的生产总值。

如今的绍兴,紧盯的是更为宏大的城市格局。

绍兴市第九次党代会描绘了这座城市未来五年的崭新蓝图: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实现万亿GDP、千亿财政收入、十万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5%以上……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形成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群结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浙江省委赋予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的新任务新要求,绍兴锚定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决策部署,正在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市域发展之路努力奋斗。

千年古城,在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中,勇担使命挑起“金扁担”,新一轮的蝶变波澜壮阔,绍兴的未来充满无穷的想象。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金哲楠 编辑:倪妮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