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叮”一声响起收到欠费通知,打开支付宝想要充10元钱应急,却发现充值平台已经没有10元、30元的充值选项,最低50元起,自定义充值入口更是不见踪影。
最近,有网友质疑各大平台下架小额充值不合理,也一度冲上热搜。那么话费小额代充,到底是咋了?
微信平台充值界面
小额支付下架
电商平台出现代充业务
越牛新闻记者使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发现充值页面基本都是50元起充,也没有找到自定义充值入口。同时,记者还发现在京东、淘宝等平台存在不少小额话费代充业务,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例如,充值10元,要付11元,有的甚至要收12.7元;充值30元话费,需要支付32元。
有买家认为手续费贵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走访了绍兴市区的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营业厅,工作人员均称对第三方平台下架小额话费充值一事的背后原因并不知情,但也表示如果要充值小额话费,可以下载运营商的官方app,或者直接到营业厅充值。
第三方平台最低“50”起充
背后有何原因?
越牛新闻记者了解到,多平台下架小额话费充值,背后还是与利润和成本分不开。
首先,小额充值利润微薄。平台充值都需要手续费,按照同样的比例,充50元和充10元手续费就差五倍。另外,运营商给的返佣也不一样,有业内人士透露,50 元以上档位的返佣比例明显高于小额充值。
其次,小额充值运营成本更高。绍兴文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赵江认为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每一笔话费充值都涉及支付平台、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多重成本。高频次的小额充值会增加支付系统和运营商系统的处理压力,导致更高的维护和运营成本。
此外,平台和运营商还存在“吸储”能力,如果用户一次性充50元或者100元,就会有剩余的待使用话费。有行业分析指出,这些沉淀资金通过短期周转能产生额外收益,相当于用户免费借钱给平台赚钱。
小额代充业务兴起
消费者们各执己见
虽然平台上的小额话费充值取消了,但是各大运营商的app上还是有小额支付的选项,那为何电商平台上还会出现小额话费充值收取手续费的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网络上任何第三方话费充值平台,都存在服务器和人力的运营成本,本身就需要手续费,大平台下架小额充值业务之后,这些小额代充的业务就兴起了。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消费惯性以及信息差,许多消费者长期使用微信等平台进行小额话费支付,这个功能下架之后,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代充这条途径。
对此,网友们的观点分成了两派。有人认为,由于平台下架小额支付选项,导致其余平台出现小额支付需要收取手续费的现象,倒逼消费者多支付费用,有绑架消费的嫌疑。
另一部分网友则认为,三大运营商官方渠道还保留小额充值界面,完全可以实现充值自由。
浙江国大律师事务所律师诸建强认为,各大平台确实下架了小额充值服务,但是运营商app以及营业厅都还可以进行小额充值。虽然选择减少了,但消费者们的路并没有被堵死。是继续使用第三方平台,还是转战运营商自己的平台,选择权还在消费者手上。但是用户需要擦亮眼睛仔细筛选,谨防充值陷阱。
找回充值自由
避开优惠陷阱
越牛新闻记者发现,打开中国移动、联通或电信的官方 APP,首页点 "话费充值",下拉就能看到 10 元、20 元档位,也能自定义充值。其次,如果居住地离运营商营业厅较近,也可以直接在门店充值。
电信app充值界面
充值领取优惠券是消费者一定不会错过的事,但是要预防上当受骗。大部分平台在充值时都会有一定的优惠,比如“充50便宜3毛”、“充100便宜1元”,优惠的力度比较小。如果碰到“充100送99元”这种就要警惕,天上不会掉这么大的馅饼,背后链接极有可能是钓鱼网站,消费者一定要避开。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傅梦露 编辑:傅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