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2年9月在绍兴上虞百官街道江广路的美发店‘奈亚健康管理中心’充了会员卡,但今年四月末,发现店突然换了招牌,变成了另一家店,会员卡无法照常使用,现在卡里还有1000多元。”近日,来自绍兴上虞的陈女士给晚报打来了热线。
记者核实:目前这家“奈亚健康管理中心”的门口招牌已换成了“辰光·美集”,陈女士原先是五折会员卡,洗剪吹每次28元。但商家并不愿意按照原先会员卡进行优惠,给出了两个方案:一是要涨价消费,洗剪吹价格恢复原价为五十六元;还有一个方案是额外充值,假设原来的余额有两千,要充一千才能享受原来的优惠。
但这些解决方案,陈女士和不少顾客都觉得没法接受,于是他们建立了维权微信群,里面有两百多人,涉及充值总金额价值近百万。
协调后仍不同意退费,新店负责人表示充值费被原店“卷走”
近期,陈女士和不少消费者进行了报警、拨打12345等多个维权行动,相关负责部门上虞区商务局、百官街道等介入协调。
经协调后,“辰光·美集”在店外张贴了一个通知:“经多方相关部门协调处理结果,原奈亚会员在辰光·美集正常使用,洗剪吹扣50。洗吹扣35,烫染护打八折,3月15号以后充的钱都属于辰光会员(299洗吹卡除外),现金洗剪吹60,洗吹40。”价格仍比原来贵出许多。
“我不同意,我的诉求就是退费,我美发会员卡里有2932元。此外,店里还有美容项目,我买了项目折算七八万,发现了这家店美容项目收费也有问题,很多人跟我做的项目一样,但我收费高出好几倍,去问老板,老板说虽然名称一样,但用的材料不同。”消费者王先生告诉记者。
5月14日,陈女士和几位消费者再次来到店里维权。“最后辰光负责人跟我们说可以按照原优惠使用,但感觉是暂时稳住我们,不太靠谱,而且就给我们几个去的人,其他的消费者怎么办?”陈女士觉得很怀疑。
5月15日,记者联系到了“辰光·美集”相关负责人。负责人表示,自己家是从原店转让接手的,原店经营不善倒闭了,消费者的充值费用也都在原店那里,或已亏完了,“辰光·美集”与原店无关,无法退费,如今再想协商或者有其他任何疑问,让消费者自行再去进行沟通,不方便透露。
而截稿前,记者拨打了多次原店奈亚老板的电话,均为无人接听。
消费者怀疑是套路,协商不成将法律上诉
更为离谱的是,有消费者突然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一段探店视频,店名叫“奈亚护肤健康管理中心”,定位在嘉兴桐乡,视频里的出镜男子正是当初让大家充卡的原店负责人江姓老板,同时他们发现另一位杨姓老板也在店内——这两位“跑路”老板一起去了其他地方开了新店。
记者在“爱企查”网站中查找到,“奈亚健康管理中心”的实际商户名称是“绍兴市上虞区奈斯理发店”,注册日期是2022年5月25号,但在2023年10月经营者已经从江姓老板变更为杨姓老板,今年3月15号,经营者再次变更为目前“辰光·美集”的黄姓老板。
美发店所在的悬沙社区此前联系到了“奈亚健康管理中心”的杨老板,获得了当初他转让给黄老板的一份协议信息。记者仔细查看了协议,发现协议第四条“甲方(奈亚)经营期内所剩下的会员卡金及卡项由乙方(辰光·美集)承担。乙方承担消卡,不承担退卡。乙方不能影响美容美发会员正常扣卡消费,由此导致会员退卡的由乙方承担。”附加中再次强调乙方不得转卡,如因服务、销售产生退卡,由乙方负责。
社区表示,“辰光·美集”已经是第三代老板了,由于第二代杨老板没换招牌,且同意消费者正常使用一代的会员卡,并未引起消费者注意,如今是二、三代之间交接产生了问题,没有遵守好协议。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批“职业闭店人”,之前我市早教培训业多家店也出现过类似情况,收取大量会员卡充值费用后“金蝉脱壳”,还有转让更名等多个套路,这次是否属于“职业闭店人”来“圈钱”呢?
记者联系了上虞区商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目前还是很难判定这次属于套路圈钱,没有直接证据,还要看这家理发店下一步的行动。接下去,商务局会想办法帮忙再次调解,同时邀请法律顾问为消费者解答。”负责人说。
此外,陈女士在维权过程中,发现了今年三月,越城区灵芝街道的一家护肤造型店也出现了多次更名圈钱的情况,最终受到了部门执法查处,要求其将超出金额退还,且会员可以无条件使用会员卡。于是她希望上虞区商务局能够参考这个案例,进行查处。
上虞区商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对此表示,我国预付卡相关法规中是存在一些漏洞,越城区单独出台了多个预付卡规范监管措施,弥补了漏洞,而且具体工作上,越城区推动了“四个平台”建设,12345投诉情况由街道负责,协调、执法空间都会更大,目前上虞区都不具备这种条件,无法直接查处,如若要进行完善,还要看上级部门的推动。
最终陈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最后调解不成,自己会考虑法律途径,如今在维权群里也已经有多个消费者提出上诉。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文其 编辑: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