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这个暑假“崩溃”的陪读妈妈有点多

2019-07-23 09:17

来源:绍兴晚报







 

  放假了,孩子们开始了最期待的暑假生活。但今年这个漫长的夏天,却让不少心理医生们充满了困惑和惊讶,之前每年暑期,都是亲子关系心理咨询的传统淡季,但最近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科,记者发现,因焦虑紧张情绪的来访者络绎不绝。“最近有五六个初中生家长都因为陪写作业或与孩子相处不好前来咨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心理医生表示,他第一次发现,暑假也成了陪写作业的家长们焦虑的高发季。

  

  A

  陪写作业到凌晨

  妈妈气得把孩子拎到窗口

  7月11日凌晨1点多,杭州下沙学源街附近某小区的单元楼里传来一个男孩的哭喊声,“妈妈,我不敢了,你别扔我!”哭喊声把一些住户吵醒了,有一名住户便循声去找。在小区某幢单元楼的七楼窗口,一名年轻女子抱着男孩,男孩的头已探出了窗口。“难道她要把孩子从楼上扔下去,不行,得赶快报警。”下沙巡特警大队接到报警后,特警队员们立即赶往事发小区,敲开了这户人家。这位妈妈说,白天她要上班,下班了还要管二宝。大宝的暑假作业写得一塌糊涂,老公也不帮忙辅导。当天凌晨一点,陪娃写作业的妈妈情绪崩溃了,把儿子拎到窗边,想以此教育教育他,没想到孩子的哭声太响,惊动了警察。

  这个看起来有点夸张的案例,在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医生钱磊的眼中,却显得无比真实。他说在他的来访者中,妈妈半夜辅导作业,然后想把儿子从窗户扔下去的事,他真的碰到过。这段时间,因为辅导暑假作业或课外作业,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冲突的事例真不少,最多的是初中生家长,来咨询的时候都说“让孩子写作业,陪孩子写作业,比工作都要辛苦,这个活最难干”。夫妻之间也常常因为相互指责或推卸而产生矛盾,压力较大的妈妈们因此产生了焦虑和轻度抑郁。

  小黎是我市一所初中的学生,初一期末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班主任把小黎妈妈叫去谈话,表示孩子的成绩比较靠后,暑假里如果不加把劲,就要来不及了。“现在的初中生哪里还有暑假,还以为是你们小时候吗!”班主任的一番话就像当头一棒,击中了小黎妈妈的内心。之后,小黎每天在家里做作业,妈妈都要催着管着,还经常拖到很晚才完成。原本打算在暑假带孩子出门旅游,也因为老师的话被推翻了,小黎妈妈退掉了机票,并给小黎报了两个学科辅导班。暑假的这段时间,小黎妈妈比平常都要忙,白天要带孩子上课,晚上除了完成暑假作业,还要督促孩子完成白天辅导班的作业。

  小黎的暑假,用她的话来讲“真是一点都没意思”。她不喜欢科学这门课,但老师和妈妈都希望她能补上,所以晚上科学的作业特别多,常常要磨蹭到很晚,并在妈妈的监视下才能完成。在高强度的补习压力下,放假才两个星期,她和妈妈就发生了好几次吵架。妈妈总嫌她错误太多,陪她写作业时还念叨“我给你花在培训班里的钱都打水漂了”,让她觉得特别有挫败感,一点没有补习的兴趣。小黎的妈妈也是痛苦万分:“天天憋着火,耐着性子,有好几次女儿作业写到凌晨,特别想把女儿拎起来,从窗口扔下去。”

  B

  妈妈的攀比心态

  导致“鸡飞狗跳”成为常态

  不碰作业,母慈子孝;一碰作业,鸡飞狗跳!不少陪作业的妈妈都有类似的感受,初中生们压力山大,刚读一二年级的小学生的压力也不小。

  暑假里,家住越城区的陈女士给即将读二年级的儿子报了一个英语培训班,每天上课回来,儿子对于新学的单词仍是一头雾水,听了10多遍,B和P还是读不清。拼音分得清楚,为啥一读英语就这么弱呢,陈女士气不打一处来,动手打了儿子。儿子一边哭一边继续读绘本,继续读不清楚。爸爸赶来救场,认为暑假不必这么关注作业,让孩子歇一歇,但陈女士却不这么想。她一个闺蜜的儿子小学三年级,英语比赛就获了奖,自家儿子肯定不能落后呀。“我总觉是他上课不认真,晚上做英语阅读作业也不够用心,效率很低。”陈女士说,儿子平常在学校里表现还可以,之前陪孩子写作业时,她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焦虑,如今为学英语引发家庭矛盾,她想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资深心理咨询师钱国正曾碰到过一个更极端的案例,四年级的默默(化名)原本是一个开朗热情的孩子,但这几年却越来越不开心。一年级的时候,默默每天都能很快完成作业,就想着做完后能够玩。默默的妈妈认为学校的作业太少了,别人家都在拼命学习,自己的儿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她开始给儿子布置课外作业,背课文、古诗、教辅材料。默默妈妈特别认真,每晚都陪着孩子写作业,默默自然不敢拒绝。一段时间后,默默写作业的速度越来越慢,因为无论他怎么努力,妈妈都不允许他去玩,不如慢慢来。

  随着作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难,默默完成作业的时间不断推后。到小学四年级时,默默每天要凌晨一点左右才能完成所有作业。默默不仅学习成绩落后,就连个子也一直长不高,小时候的开朗性格也不见了。

  这时候,默默妈妈才有所醒悟,不再给他布置课外作业,想让他早点休息,但每次默默都说一定要写完作业,不然第二天老师要批评。万般无奈,爸爸、妈妈和外公轮流陪着默默写作业,全家人都因默默写作业这件事而烦恼,便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C

  心理医生建议家长

  陪写作业也要学点“技术”

  陪娃写作业,看起来是一件简单的事,背后却有不少“技术”,心理医生钱磊提供了几条陪孩子写作业的“小技术”,家长朋友们不妨来学习一下:

  1.不要盯着孩子做作业

  很多家长,只要孩子一打开书包,就会不自觉地搬起一把椅子坐在旁边“监工”。这样做无疑会增加孩子很多压力,要是你上班工作的时候,领导如果拿着一个凳子坐在你旁边盯着,你的心理负担大不大?孩子被关注时,内心是十分紧张的,这种担心会影响他的思考。孩子一紧张,就容易出错,一出错又要挨骂。因此,留给孩子独处空间也是一种“辅导”。

  2.关注孩子做作业的进程

  不建议家长监工孩子写作业,但对孩子写作业的进程,家长需要关心,心里要有底。从心理学角度讲,对孩子高效的作业进程予以鼓励,这是另一种积极的“观众效应”。孩子特别在乎自己在家长眼中的形象,他们会因为家长的鼓励而产生巨大的动力,从而表现得更为专注。

  3.做“教练员”不做“陪跑员”

  孩子心性活跃、畏难。遇到难题时,家长不能图快,一下子把所有步骤和思路都解答出来,这会让孩子养成趋易避难的习惯,不利于未来的独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发展。

  对于理解类题目,可以让孩子多看几遍,理解题意;对于逻辑类题目,需要家长分析后给出解题的线索;对于记忆类的题目,则需要更多的耐心来帮助孩子理解内容……遇到怎么都答不对、记不住的情况,家长们也不应该抓狂,和孩子一起转换一下情绪,平常心对待。家长多一点耐心,亲子关系的融洽度就能多一分保障。


作者: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李丽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