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草根文化与阳春白雪相辉映!在文化礼堂,传统曲艺叫好又叫座

2019-02-22 15:13

来源:​绍兴宣传

文化礼堂有下里巴人的欢乐,

也有阳春白雪的非遗共赏,

即使是曲高和寡的新昌调腔,

也能“声”入人心......

从2月14日起,新昌调腔剧团来到了新昌县镜岭镇砩头村,上演三天六场大戏。2月16日,浙江大学药学院“传唱百年前的腔和调”社会实践分队随剧团来到砩头村,了解剧团下乡表演的故事,感受不一样的表演。16日下午一点半,砩头村上演《白蛇传》。

约十点半,队员们到达砩头村,距离演出开始还有三小时,剧团的一些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为下午的演出准备着。当天气温1-5℃,创下了农历2019年新低,寒雨在淅淅沥沥与滂沱瓢泼之间肆意切换着,撑着伞在寒风冷雨中行走相当艰辛。演出场地设在村口的操场上,是用油布临时搭建的大棚,几十行木制长凳摆出了简易的观众席。大棚的尾端并未用油布遮上,冷风从入口不停地灌入大棚,让两边的油布随着风,鼓起又落下。

剧团的杨冰老师带领着我们参观后台。进入后台的唯一途径,是一条铺着红地毯的小路。后台就在幕布后,窄窄的后台里,一溜儿地依次整齐摆放着道具、头饰与服饰,青白二蛇的双剑、不同身份年龄男子戴的髯口、各种颜色的盔帽、复杂曲折的发髻,甚至是一本经书,都被一丝不苟地陈列着。从入口走到后台的尽头是换装处,取暖设备只有悬挂的一盏明黄色的大灯。演员们将在这宽仅一米有余的后台进行换装与候场。

lt;<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精美道具

从后台的唯一通道走出,可以看到一个水缸和三个盛满水的脸盆。杨冰老师说,这是一个简易的露天卸妆处。之前队员们采访的章华琴老师,就因脸上涂满油彩,导致眼睛和脸庞发黑。虽然现在已经有戏剧化妆专用油彩,但长时间持妆与厚厚的油彩,对皮肤的损伤很大,因此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需要立刻卸妆。没有专用的卸妆间,便只能在室外淋着雨用冷水洗脸。

演出大棚后的化妆间则是用村口的凉亭改造的,一层塑料布绕柱子围成一圈,里面便是演员们“变形”的天地。塑料布裹得并不严实,这层塑料布也仅仅起着遮拦与挡雨的作用,化妆间内的寒意并未比外面减少几分。中间的桌子上放着各色油彩与几大罐白粉,周围的石凳上摆着大大小小的化妆包,白蛇、青蛇、许仙、法海即将在这里,被演员们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勾勒出来。队员们走进化妆间时,化妆老师正在拨动查看着脸盆里的刨花。刨花浸水,便成了最天然的“发胶”,演员们用这些刨花固定假发。

午饭后,演员们陆续开始化装。虽然条件简陋,但是他们却似乎没有什么不适应,只是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或是自顾自地勾脸化妆,或是互相帮忙戴上发髻、系好衣带,或是在一边吊嗓子练声。单薄的戏服支撑不住演员们在寒风中完成整场表演,剧团的演员们都有自己的妙招。饰演青蛇的演员曹晓云穿着一层单衣在化妆间与后台不断穿梭,她说:“当然很冷啊,但我在衣服里面贴了三个暖宝宝,等上台后也就热起来了。”

演员在后台



村民们也陆陆续续地来到棚子里,准备占一个好位置观看调腔。刚过十二点半,大半的座位上已经坐满了人。一位正准备走进棚子的奶奶说,这次借着砩头村大桥的通桥仪式和文化礼堂的开堂仪式,请到了县调腔剧团来村里演上三天的戏;适逢新年,只要有机会就来这里看看西。

一点半,演出如期开始。大棚里熙熙攘攘,挤满了村民。孩子们在棚外的空地上玩耍,大人们在场内欣赏表演。虽然已是年后,年味儿却随着锣鼓声一起闹了起来,一场大戏带给村民的欢乐,远远超出了两个半小时与村前的这一方天地。

观众面孔

精彩剧照



杨冰老师介绍道,剧团常常有文化下乡的活动,来到各个村庄,将调腔的魅力传递给人们。除了向观众传播调腔文化,新昌调腔剧团也正在通过各种方式,让调腔响亮发声。2019农历春节期间,新昌调腔便远赴大洋彼岸,与洛杉矶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清传奇《煤山》、目连戏《回煞》,受到热烈欢迎与好评。


作者: 编辑:雷彦平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